(2018/11/22 7:15:27) 來源: 甘肅日報 打印本頁 |
甘肅日報甘南訊(記者徐錦濤 通訊員趙成禮)記者11月21日從甘南州有關部門獲悉,在近日舉辦的首屆“世界旅游聯盟·湘湖對話”會上,世界旅游聯盟(WTA)、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世界銀行聯合發布了《世界旅游聯盟旅游減貧案例2018》,“甘南州旅游扶貧減貧模式”入圍世界17個旅游減貧典型案例,成為我省唯一入圍案例。
甘南州堅持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發展農(牧)村經濟、增加農牧民收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旅游富民工程,積極推進旅游扶貧項目建設,以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為突破口,以建設旅游專業村為載體,推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生態扶貧,初步探索形成了一條具有時代特征、藏區特點、甘南特色的旅游脫貧之路。截至目前,甘南州旅游直接從業人員達17300人以上,通過發展旅游業帶動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9740戶、4.14萬人,占脫貧總人口的48%。
據介紹,在政策引領上,甘南州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旅游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旅游扶貧工作推進會等舉措,靠實工作責任,強化督查考核。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近3年累計投入項目資金106.36億元,對農牧村道路、水、電、通信、停車場、旅游廁所、旅游步道、觀景臺等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按照國家A級景區標準進行打造,建成紅色旅游型、生態體驗型、休閑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產業型生態文明小康村1000個,旅游專業村186個,中國旅游模范村2個,省級旅游示范村17個。在發展方式上,把農牧村“三變”改革作為旅游脫貧攻堅的主要途徑,緊盯“人、地、錢”三個關鍵要素,抓牢“富民產業、承載主體、股權配置”三個關鍵環節,構建“股改、產業、投融資”三大平臺,探索形成了合作市地瑞村、夏河縣香告村、臨潭縣業仁村、迭部縣謝謝寺村等一批黨建引領型、能人帶動型和“公司+農牧戶”“旅游協會+農牧民”“政府+公司+旅游協會”開發經營方式,全面盤活了鄉村資金資源資產,發展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在產品開發上,注重“一村一品”“一家一特”鄉村旅游特色,大力實施鄉村旅游“后備廂”工程,將牦牛、藏羊、蕨麻豬、山珍野菜、青稞酒等原生態農林牧副產品開發包裝成旅游商品進行銷售,拓寬農牧民群眾增收渠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