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26日,廣東省伏羲文化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就職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廣州南沙霍英東鶴年堂中醫城成功舉行。伏羲學院理事長、院長李寧民被聘為廣東省伏羲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廣東省伏羲文化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執行秘書長符云女士當選本屆理事會會長。會議當天,第二屆理事會成員、廣東省熱心弘揚伏羲文化的企業家、文化名人及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地區的伏羲文化愛好者200余人齊聚一堂,共話伏羲文化產業發展大計。

會上,伏羲學院李寧民院長為新當選的廣東省伏羲文化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會長符云女士頒發會長證書,第一屆理事會會長鄭煒春給本屆理事會會長符云傳交會旗,符云會長為顧問、核心成員、發起人、專業委員會、支持單位等授牌,與多家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并發表就職講話。她表示,將與各會員單位一同緊緊圍繞伏羲文化研究會的宗旨,恪盡職守,竭盡全力,忠實履行職責,務實有效地抓好各項工作,努力為伏羲文化的傳承做好服務,不斷推進研究會的發展,為伏羲文化的全面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天水師范學院副書記師平安,伏羲學院院長李寧民,市政府駐廣東辦事處主任、伏羲學院黨支部書記朱解明分別在大會上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各專業委員會負責人就伏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作了交流發言。現場還啟動了“伏羲文創匠心筑夢·琺瑯炫彩非遺文化傳承”“伏羲文化·尋根問祖徒步之旅”“粵秀書院·伏羲講堂”項目,并進行現場簽約。

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天水伏羲廟是全國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祭祀伏羲氏的明代宗廟建筑群。伏羲祭祀文化歷經30年的傳承發展,已成為甘肅省獨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天水也成為全國研究伏羲文化的中心和世界華人尋根祭祖的圣地。為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伏羲文化,2009年7月,由天水市博物館等3家單位發起注冊成立了伏羲學院,主要從事以伏羲文化為主體的國學研究、國學培訓和伏羲文化的保護傳承、教育普及,及研究成果的出版發行、文化產業的開發利用等工作。近年來,伏羲學院注重加強與國內相關高校、文化機構的合作交流,開設“伏羲講堂”,協調、聯系和組織全國知名國學專家和機構,通過戰略合作、資源共享等模式,集中開展伏羲文化的培訓、交流、研學等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廣東省作為我國最具經濟實力和活力的區域之一,為伏羲文化產業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2015年,在伏羲學院和市政府駐廣東辦事處的積極倡導發起下,籌備成立了廣東省伏羲文化研究會,并成立了第一屆理事會。五年來,理事會在伏羲學院的指導下,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為伏羲文化產業化發展作出了貢獻。伏羲學院與廣東省伏羲文化研究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先后聯合舉辦了“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國粹——伏羲學院學科體系建設高層論壇”“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國粹——伏羲文化與中醫學發展論壇”;連續籌辦四屆“問道伏羲”羲皇故里伏羲太極拳展演活動,極大地推動了伏羲太極拳和太極武術等體育文化的發展,激發了全民健身養生的熱情。近年來,廣東省伏羲文化研究會還積極拓展對外發展途徑,聯合廣東及周邊地區社團、商會,利用有效的商業資源,促進伏羲學院與企業、社團、文化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開發了相關的研學路線、研學產品,為伏羲文化的開發、利用、傳承、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些合作關系的建立對于促進雙方開展文化培訓、交流和研究等工作,特別是在廣泛吸引海外華人華僑、臺灣同胞來尋根祭祖,共同致力于民族復興偉業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本屆理事會,在借鑒上屆理事會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更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新設八個專業委員會,充分應用市場經濟的特點,吸收商業團體,以學養學,以會養會,尋找伏羲文化與現代經濟發展的聯系,利用文化和產業合作發展的模式,促進伏羲文化實現多元化、區域化和產業化發展。今后,廣東省伏羲文化研究會將在伏羲學院的指導下,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和社會各界的交流合作,積極探索發展之路,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傳播者和踐行者,盤活伏羲文化資源,讓伏羲文化走出國門,形成伏羲文化對外開放的大格局。

本次會議得到了廣州芭黎里集團的大力支持和鼎力贊助。活動還邀請到國家一級演員耿仁先先生、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張麗燕女士、“印加黎明”世界民族樂團主要成員楊子先生,廣東國健公益助學促進會番禺分會禮儀團隊為到場來賓帶來精彩演出。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