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歷史 展望未來
——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天水民俗博物館在這天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大家通過線上線下等各種不同的方式參與,感受天水民俗文化與古建筑的魅力。
活動一:“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宣傳活動。通過發(fā)放折頁、張貼海報、懸掛條幅、免費發(fā)放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等多種形式,積極廣泛的宣傳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進一步增強了社會公眾對博物館的理解和認同。

上午十時,我館特地開展了“云游博物館”活動,在天水民俗博物館快手平臺進行講解直播,并邀請兩位擁有雄厚粉絲群的主播和我們一起進行了直播活動,讓游客通過直播平臺,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足不出戶就能參觀天水民俗博物館。
活動二:《瑞鼠吐寶——庚子年生肖文物圖片聯(lián)展》。該展覽從全國50多家文物單位甄選了數(shù)百件以鼠為題材的文物、藝術品和珍貴標本,以及其他生肖文物,向廣大公眾奉上豐富的圖文展覽。同時,工作人員向參與活動的群眾發(fā)放了有關博物館以及防疫知識的宣傳資料,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據(jù)介紹,天水民俗博物館將以此為契機,向廣大市民普及國際博物館日等相關知識,呈現(xiàn)更多元的文化服務,促進文旅融合發(fā)展。

活動三:《西北民俗文化博覽園圖片流動展——走進中灘鎮(zhèn)》。天水民俗博物館通過送流動展覽進鄉(xiāng)村,加大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輻射力和覆蓋面,增強了對外宣傳的范圍和效果,提升了民俗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使廣大群眾進一步了解天水古民居建筑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和本土民俗民情。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人們在空間和心理上被隔離的時候,博物館日主題所倡導的價值觀顯得尤其重要。天水民俗博物館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疫情期間推出線上云游天水民俗博物館和線上社教活動10余次,總瀏覽量超過一萬人次,受到公眾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