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充分發揮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積極吸引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學習,促進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12月27日,天水民俗博物館和天水海貝教育共同策劃舉辦了“青瓦粼粼”主題瓦當制作研學活動。來自天水海貝教育作文班的100余名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主要分三個環節。首先同學們參觀了天水民俗博物館,欣賞了皮影戲演出,通過講解和參觀對天水民居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隨后,社教專員通過PPT給同學們上了一堂《青瓦粼粼——中國瓦當與瓦當文化》主題課程,為同學們講解了瓦當的由來、作用以及發展演變歷史,并且就瓦當紋飾、形制和用途進行了詳細講解。互動體驗環節中,講解員組織36名同學分別將滴水、貓頭、筒瓦、魚鱗瓦等瓦當部件模擬擺放在房頂架上,通過體驗讓同學們了解瓦當的功能、形制和組合,并示范了瓦當的制作流程和方法后,同學們自己動手操作。大家情緒高漲、積極互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海貝教育表示,此次研學活動讓同學們對中國古建筑中的瓦當有了深刻認識,也讓孩子們樹立起了文物保護的思想意識;同學們表示,在學習之余,能參加這樣的研學活動,不僅了解了民俗文化、古建筑知識,同時也讓大家的觀察、探究問題以及動手實踐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