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進一步加強春季火災防控工作,積極落實天水市博物館“提高安全意識、整治火災隱患、化解火災風險”防控措施,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深入開展,確保民俗館文物古建安全,切實提高消防應急處置能力。3月15日,天水民俗博物館特邀消防宣傳員張小龍開展了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并組織了消防應急疏散演練,60多名職工參加了培訓和演練。
本次培訓,張教官結合民俗館文物古建筑的實際情況,針對文物古建突出風險細致分析,圍繞“四懂四會”“四個能力”建設,重點對文物古建突出隱患及火災危害性、消防責任體系、初起火災正確撲救、火災應急處置和游客應急疏散技巧等經行了講解。

講座結束后,又對消防戰斗服穿戴、滅火器的檢查和使用進行了專項培訓。在芝蘭堂院內組織了模擬火情消防應急處置和人員疏散演練。在模擬演練中,巡查人員發現“火情”,立即組織游客疏散,展廳管理員報警后,消控室啟動消防預案,保衛人員迅速熟練地穿好消防戰斗服,趕往“火情”地點,鋪水帶、安裝噴水槍頭、開消火栓……,各項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2分50秒,水帶出水,“火情”得到有效控制。張教官全程觀看并指導了演練。

通過此次培訓,進一步增強了全館職工的消防意識,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檢驗了天水民俗博物館消防預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對于全面提升文物古建筑安全防范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