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充分發揮博物館服務基層的作用,引領廣大群眾參與傳統民俗文化傳承與保護,助力鄉村振興,4月15日,天水民俗博物館工作人員將精心制作的“天水民俗博物館民俗文物精品圖片流動展覽”帶到秦州區天水鎮、平南鎮,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系列宣傳活動。

活動一:流動展覽走進天水鎮群眾文化廣場
上午9時,在天水鎮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200多名群眾積極參與,在天水鎮群眾文化廣場組織開展了一場由民俗博物館精心制作的民俗文化流動展覽和傳統民俗文化知識普及活動。我館講解員用生動簡練的語言講述了天水民俗博物館——胡氏民居(南北宅子)古建筑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必要性。把先進文化傳遞給基層群眾,為他們提供精神食糧,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活動二:“民俗文化博覽園”流動展覽走進“秦州區鄉村地情館”
秦州區鄉村地情館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天水鎮天水村,2015年由閻虎林創辦,占地面積986平方米,建筑面積405平方米。是一家集民俗文化、陶器陳列、書畫收藏、圖書閱覽、文化交流于一體的鄉村地情館。現為秦州區地方志辦公室鄉村地情館、秦州區人大代表培訓基地、秦州區禁毒宣傳教育基地、秦州區文化館、圖書館天水鎮分館、天水村綜合文化服務點、天水市詩歌學會創作基地、秦州區檔案局實物檔案館。

上午11時,天水民俗博物館組織30余名天馨幼兒園的小朋友來到位于天水鎮的鄉村地情館,采用實地觀摩體驗與講解流動展覽相結合的方式,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民俗文化知識普及活動。活動中,孩子們積極參與,與我館講解人員熱情互動,孩子們眼中充滿快樂和對新知識渴求的目光。這種體驗活動的舉辦,較好地實現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活動三:“民俗文化博覽園”流動展覽和“明清床榻”研學課程走進平南明德小學
4月15日下午,工作人員帶著“民俗文化博覽園”流動展覽和“明清床榻”研學課程走進平南明德小學。該校領導高度重視,組織安排400多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中,講解員在學校操場為學生們講述了天水民俗博物館流動展覽。同學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有序參觀,講解員對展出圖片進行詳細講解,并與小朋友們進行互動問答,加深小朋友對天水民俗博物館印象的同時,增強了同學們對民居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有趣的展覽內容吸引了400多名學生的目光,每個學生臉上洋溢著歡樂。參觀流動展覽之后,講解專員把學生們帶進教室,開始了“明清床榻”課程的研學活動,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直至活動結束,孩子們仍意猶未盡,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研學課堂,增長見識。

近年來,天水民俗博物館立足本職工作,積極發揮其“第二課堂”功能,采取多樣化形式開展社教、研學等活動,將更多的知識帶進校園、社區等地,激發廣大群眾、師生熱愛家鄉,傳承文明,弘揚優秀民俗文化的信心和決心,真正實現了讓文物“活”起來的目的,堅定了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