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進一步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讓更多的基層群眾參與到文物保護的行列中來,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了流動展覽系列活動。

活動一:天水民俗博物館流動展覽走進光明巷社區
7月28日上午,將“民居民俗文化的博覽園”主題流動展覽送進了光明巷社區。

講解員現場講解,讓廣大觀眾既了解天水古民居建筑的藝術內涵,也熟知了本地的民居民俗風情。在舉辦流動展覽的同時,工作人員向社區居民發放了天水民俗博物館免費參觀券100張、天水民俗博物館簡介100份、《文物保護法》宣傳資料100份、吉祥物紀念品和《天水文博》圖書資料70余份。現場觀眾認為非常有意義,希望天水民俗博物館今后能夠多開展類似的活動。
活動二:天水民俗博物館流動展覽走進部隊
7月28日上午,天水民俗博物館將“民居民俗文化的博覽園”主題流動展覽送進了天水通訊連部隊,為官兵戰士們送上一道文化盛宴。
活動通過12個展板,詳盡地展現了天水民俗博物館專題展覽與天水民居民俗文化,生動地再現了天水明清時期官宦人家的生活場景。
此次活動,使部隊官兵對天水這片熱土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認知,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情懷,對珍貴文化遺產保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進了部隊官兵與駐地文化部門之間的友誼,對傳承與發展天水地區文化遺產以及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意義。

活動三:天水民俗博物館流動展覽走進成圓網絡工程有限公司
7月28日上午,天水民俗博物館帶著精心打造的“民俗民居文化博覽園”展板和“流動的皮影”研學課程,走進了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成圓網絡工程有限公司。
講解員將《西北民居民俗文化的博覽園》流動展板有序排放,引導企業員工依次參觀,并做了細致入微的介紹講授,并與員工熱情互動,現場氣氛非常活躍。

隨后展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流動的影子”研學活動。我館社教專員從皮影的起源、寓意、發展、老百姓給皮影所附加的民俗文化顏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析,企業員工與講解員積極交流互動,活動現場氣氛熱情濃郁。接著,由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李翠玲老師現場演繹了著名秦腔曲目《花亭相會》,讓企業員工現場體驗。通過理論傳授與現場觀摩體驗,大家紛紛表示,有機會了還要來天水民俗博物館觀看影子戲,領悟千百年傳承下來的民間傳統文化的藝術內涵,重溫老祖宗智慧結晶綻放出的文化風采。

通過此次活動,大家紛紛表示要做民俗文化的傳承者、守護者,在做好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同時,要積極參與到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行列中來,為天水當地民俗文化的傳承發展添磚加瓦、奉獻愛心。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