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葉總關情”
——鄭板橋專題展在天水市博物館開展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天水市博物館和濰坊市博物館聯合舉辦的“ 一枝一葉總關情——鄭板橋專題展”在天水市博物館第一臨展廳展出,該展覽是天水市博物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之一。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家在城東門外,薄有田產。父親為廩生,教授書館,算得上耕讀之家,書香門第。鄭板橋活動的時期正值史家所稱的“康乾盛世”,他抱著“得志澤加于民”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鄭板橋一生成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并于山東范縣、濰縣做邑令十一年,他勤政廉明,愛民如子,絕苞苴,無留牘。特別是在濰縣任上,為救民于倒懸,他“設粥廠、捐廉代輸、開倉賑貸、以工代賑”,千方百計解救災民。《清史列傳·鄭燮傳》稱:“有循吏之目”。
鄭板橋的詩書畫,人稱“三絕”。他的詩文,直抒血性,同情人民,鞭撻丑惡,像 《逃荒行》《還家行》《思歸行》,堪與杜甫的“三吏”“三別”相媲美。他的書法,怒不同人,獨創一格,以隸楷為主、篆隸楷行相參、并雜以蘭竹畫法入書,自稱“六分半書”。他的繪畫,師法造化,繼承傳統,多繪蘭竹石,尤精于竹。畫蘭,秀葉疏花,極具姿致;畫竹,瀟灑勁秀,形神俱足;畫石,峭拔瘦硬,昂然向上。再配以點睛之題跋,極富哲理,有“鄭竹、鄭蘭”之譽。
此次展覽共精選展品分為“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淡如我輩成膠漆,狂到狂奴有性情”三部分,通過梳理鄭板橋的生平經歷,結合其書法繪畫精品、作品的石刻或木刻拓片等,從多個方面向大家展示鄭板橋勤政愛民、藝術“三絕”的大家風采。
此次共展出文物52套7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三件。展覽時間是2022年6月11日至2022年8月30日。歡迎廣大市民、游客前來參觀!
精品擷萃:

鄭板橋《嶠壁蘭圖》,國家一級文物。畫面左上角繪大面積峻峭山壁,石壁縫隙之間有蘭草數叢;右下角山根處繪散石一組,兩叢蘭花俯仰于草石之中;右上角則順勢題跋:“峭壁蘭垂萬箭多,山根碧蕊亦婀娜。天公雨露無私意,分別高低世為何!笔拐麄畫面布局成三開之勢,彼此呼應而相得益彰?钍穑喊鍢蜞嵺茖。下鈐“燮何力之有焉”朱文印、“七品官兒”白文印。畫中題詩借生長在高山上和山腳的蘭花均受惠大自然的雨露潤澤,但卻有高下之分,寓意人世間的不平。

高鳳翰《左手草書十二條屏》,紙本草書。此幅作品共書寫詩作十七首,為高鳳翰五十五歲右手病殘后所作,是高鳳翰左手書的代表力作。款署“殘春漫漫寫春蔭,乾隆丁巳南阜老(人)痹左手!焙筲j“老阜”“高鳳翰印”“西園”白文印,“膠州海上廬法氏珍藏”朱文印。另有白文“海上歸云”引首章,朱文“膠州海上廬法氏珍藏”壓角印。

清李鱓《荷鴨圖》軸,紙本設色。此畫描繪了江蘇興化郊外十里清溪荷塘之景。左上方自題詩:“洗盡脂容絕粉華,清溪十里是吾家。秋風不起飄零怨,科甲連綿寄水涯!甭淇睿呵∈哪昶咴,復堂李鱓。下鈐“鱓印”白文印、“宗楊”朱文印,右下角鈐“李忠定文定子孫”白文印。
李鱓(1686—約1762),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清代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江蘇省揚州府興化縣(今興化市)人,擅花卉蟲鳥。

清黃慎《春日送別圖》軸,紙本設色。右上方題跋:“柳眼青青送客過,白門草色近如何。明朝獨有故園思,燕子來時風雨多!甭淇睿骸包S慎”,下鈐“黃慎”朱文印、“癭瓢”白文印。
黃慎(1687-約1770年),字恭壽,號癭瓢,又號東海布衣,福建寧化人。清代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黃慎的詩文、狂草書法、繪畫被稱“三絕”。

鄭板橋“難得糊涂”石刻拓本條山。小字釋文:“聰明難,糊涂難,由聰明而轉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后來福報也。乾隆辛未秋九月十有九日,板橋!庇疑辖氢j“橄欖軒”朱文引首章,左下角鈐“鄭燮之印”、“七品官耳”朱文印。
該書作于乾隆十六年(1751),板橋時年五十九歲,用他獨創的“六分半書”體寫就。從筆意看,以隸書為主,又將真、草揉入其中,筆畫多端,縱橫馳騁,隨情揮灑,妙趣橫生,加以富有哲理的文意,令讀者品味再三,愈讀愈見深奧。

鄭板橋“惟德是輔”匾額老照片展牌說明。城隍廟是祭祀城隍神的廟宇。濰縣城隍廟位于城里城隍廟街路北,該廟建于明代洪武年間。清乾隆十七年(1752)鄭板橋主持重修,并書寫此匾懸于城隍廟大殿之上。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