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為進一步提升天水市博物館講解團隊的專業素養,擴充知識儲備,天水市博物館于7月18日至29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開啟了為期兩周的講解員業務培訓。
本次培訓主要圍繞博物館館藏文物的相關知識進行拓展授課。博物館文物保管部的八位老師分別圍繞特展——隋唐屏風石棺床、佛像特點、邵力子先生捐贈拓片、館藏精品青銅器、石棺床與絲路粟特人、館藏精品錢幣、館藏雜項文物精品及其文化意蘊及帶鉤的分類八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細致地介紹。培訓課程填補了講解員在專業知識和文物細節掌握方面的部分缺失,指導講解員更正不當觀點,明確模糊知識點,從而形成一套更具專業性、文化性的講解詞。

培訓期間,還組織講解員就“推動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進行了專門探討。討論會從中國現實國情與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博物館的關系、如何在講解中把握時代性特點及當前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文化自信的理解四個方面出發,對講解員進行了一堂時事政治培訓,引導講解員要將當前國情、國策與博物館講解相結合。在歷史中展望未來,在現實中牢記歷史。
本次培訓在強調知識學習的全面性、系統性的同時,還非常重視講解員對知識點的消化和吸收。每周培訓結束之前,都會組織講解員進行交流討論,及時掌握每一位講解員對課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講解員紛紛表示課程內容涉及面廣、知識點多,每個人都受益良多,專題培訓不僅讓大家掃清了知識盲區,升華了自我認識,還建立了講解自信。在館領導的指導和講解員的相互督促下,講解短板不斷完善,講解員在學習文物知識的同時,還萌發出文創產品開發及社教活動策劃的全新思路,學習成效明顯。

培訓課程結束后,部室內部對講解員進行了現場考核。每位講解員都在原有講解內容基礎上融入了新掌握的知識,出彩地講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部室負責人對所有講解員的現場講解進行了點評指導,肯定了講解員的進步,鼓勵大家繼續保持你追我趕的學習勁頭,用心感受文物,要通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播,引導社會大眾樹立文化自信心,建立民族自豪感!

文博講解水平的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不僅要從課堂上學習文物基礎知識,還要走進考古遺址現場,了解文物所處的時代和它們的發掘過程。本次培訓的最后,部室帶領講解員前往大地灣博物館進行交流學習。大家依次參觀了大地灣遺址及大地灣博物館,了解了F901遺址的地理位置、建筑布局、建筑意義及考古價值等,掌握了大地灣房屋在各時期的格局及演變,加深了對大地灣出土文物的印象。積累了大地灣文化宣講的第一手資料。

參觀中,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被大地灣博物館同仁的敬業奉獻精神所打動,他們遠離城鎮,條件艱苦,自1958年遺址首次發現以來,他們以老帶新,將遺址保護、文化宣講的接力棒代代傳承,正是文博人的執著堅守,才讓文化的火種越燒越烈,同為文博工作者,我們要珍惜舒適的場館環境,更加努力地學習提升,擔起時代賦予文博人的重任!

在館際交流過程中,我館也為大地灣博物館帶去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昊伏羲祭典保護傳承”專題圖片展覽,向大地灣博物館的文博同行講述了天水伏羲廟的變遷、天水伏羲祭祀活動的歷史沿革及現狀,以及我館在伏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方面做出的努力。伏羲文化和大地灣文化體現了天水八千年的文化底蘊,兩館講解內容之間的交流共享,有助于豐富講解內容,更好地講述天水文化故事。

文化宣講工作道阻且長,天博講解團隊會秉持初心、立足實際,通過請專業學者答疑解惑,帶講解團隊外出學習等方式,夯實專業基礎,拓寬學術視野,激發學習動力,提升講解水平,為天水市博物館打造國家卓越博物館貢獻團隊力量!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