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國寶面對面
天水市博物館開展2022年暑期研學系列活動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珍貴財富。為豐富青少年暑期精神文化生活,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喜迎黨的二十大,天水市博物館依托館藏文物資源,于近日開展暑期研學系列活動之“我與國寶面對面”,該活動以寫實繪畫的方式將文物與美術藝術融為一體,從美學的角度引導青少年了解天水市博物館鎮館之寶——隋貼金彩繪圍屏式石棺床發掘保護的四十年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內涵。

活動現場,在天水市博物館志愿者的帶領下,20名繪畫小能手井然有序地近距離參觀天水市博物館鎮館之寶——隋 貼金彩繪圍屏式石棺床。講解員重點圍繞石棺床中的胡樂元素、石質屏風中的中式園林建筑特點、祆教文化元素等內容,將古絲綢之路上粟特人在天水經商、定居、安葬過程當中與中原漢文化交流融合的故事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地講解讓同學們了解到石棺床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以及天水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對“一帶一路”秉持古絲綢之路形成的絲路精神,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戰略意義有了深刻的認知。

聆聽完講解后,小藝術家們圍坐在展廳前仔細觀察,與國寶面對面進行實地寫生。在專業繪畫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引、觀、巧、繪、創五大步驟進行藝術啟發,解讀國寶身上的美學密碼,大家以水墨、素描等方式從不同角度勾勒出石棺床整體輪廓、屏風畫內容、伎樂俑和神獸形象,并融入自己的創意想法進行上色渲染,為自己的作品賦予了更多靈性。當孩子們拿著自己繪畫的作品時,臉上洋溢著收獲的成就感。

此次博物館研學之旅,在豐富青少年歷史知識、鍛煉美術技能的同時,也提高了大家對文物保護的意識,更加激發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愛家鄉的情懷,充分發揮了博物館“寓教于樂”的社會教育職能。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