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科學進行垃圾分類,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降低對環境的污染,變廢為寶,改善生存環境質量,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

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可以有效提升全社會對環衛行業的認知,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難度,形成尊重、關愛環衛工人的氛圍。尤其是當前我市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針對青少年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為此,我館于8月13日開展了“垃圾不落地 城市更美麗”——我是環保小衛士暑期研學活動。

活動開始,社教專員通過幻燈片向學生們講述垃圾材質和怎么分辨各種垃圾,教會青少年認識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個類型。在這四類垃圾中,有些是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物質,有些是可以回收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活動體驗環節,社教專員給學生們發放了垃圾分類的材料包,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出四類垃圾桶,根據垃圾分類將垃圾圖片投放到對應的垃圾桶中。通過體驗,使孩子們懂得了如何科學、細致地進行垃圾分類和提高垃圾的利用率的重要性,掌握了有害垃圾的科學處置方法,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分類投放垃圾的良好行為習慣。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