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燈璀璨 月滿人圓”
——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花燈制作社教活動

“萬千人看中秋月,十二樓開八面窗。”秋風送爽,共賞月圓,又是一年“中秋節”。值此佳節之際,天水民俗博物館于9月11日開展了中秋系列活動——“花燈璀璨 月滿人圓”花燈制作社教活動。

中秋節和春節、元宵節一起被認定為我國三大燈節。花燈,又名“彩燈”“燈籠”,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更在中秋佳節時期寄予人們更多美好的期望,是民間文化的瑰寶。在活動現場,社教專員首先為同學們講解花燈與中秋的聯系,和人們以花燈代月的美好思寄,并生動的為同學們科普了月相陰晴圓缺的科學解釋。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對社教專員所講解的關于中秋、花燈的知識表現出極高的興趣。了解了有關中秋的知識,社教專員將準備好的花燈材料包一一分發給每位同學,大家看到古色古香的燈籠架框和韻味十足的花瓣襯紙立刻躍躍欲試,想要大展身手。在社教專員的指導下,同學們一步一步從安置架框、粘貼襯紙到插列燈珠,最后安裝好提桿,一個個古風花燈呈現在眾人眼前。有花朵形、兔子形、圓形、宮燈形,閃閃燈光透過宣紙,照亮夾層中的花瓣和葉子,古樸又淡雅,大有“月色朦朧燈火喧,星光閃爍映蘭軒”之意。燈光映照同學們開心的臉龐,也讓他們深切的感受到傳統節日中民俗文化的無限魅力。

傳統文化系列節日活動不僅讓青少年了解了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更讓同學們在欣賞故事的同時豐富了科學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傳統節日的熏陶,提高了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更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