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雪域高原的佛教藝術珍品“熱貢韻律——金色谷地的藝術”
在北宅子開展


1月4日,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支持,天水市博物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主辦,天水民俗博物館承辦的“熱貢韻律——金色谷地的藝術”展覽在天水市博物館第四、五臨展廳(北宅子)正式開展。



熱貢藝術發源于中國西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境內隆務河流域的寺廟和村莊,是藏族、土族的佛教僧侶和民間藝人共同創立的一門藝術,主要包含唐卡、壁畫、堆繡、雕塑等幾大造型藝術種類。以藏傳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歷史人物和神話、傳說、史詩等為主要內容,同時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內容,表現出鮮明的藏傳佛教藝術特色,是我國藏傳佛教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次展覽主要以青海黃南地區藏傳佛教藝術品為主,展出內容包括唐卡、泥塑、木雕、日用器皿等,涉及各類文物83件套,展覽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丹青出彩——唐卡藝術,分兩個單元,展出文物30件套。第一單元為圣象載體:造像唐卡(展出文物16件套);第二單元為文化傳播:故事唐卡、知識唐卡及其他(展出文物14件套)。該部分著重介紹唐卡常見的類型、紋飾圖案以及制作過程。


第二部分為獨具匠心——雕刻藝術,分兩個單元,展出文物26件套。第一單元為精雕細刻:雕塑造像與木刻版畫(展出文物11件套);第二單元為傳統技藝:模制泥塑(展出文物15件套),主要介紹雕塑在熱貢藝術中的地位,內容包括泥塑、木雕、磚刻、石刻,屋脊上的龍鳳,飛檐上的獸吻,墻壁上的浮雕等。


第三部分為吉祥寓意——圖案藝術,展出文物26件套,共分兩個單元。第一單元為日常之美:生活用器與圖案藝術(展出文物8件套);第二單元為花紋呈祥:宗教用器與圖案藝術(展出文物18件套)。重點介紹少數民族地區依附于建筑物、室內擺設、日常用具的裝飾藝術,以及具有的鮮明藏傳佛教藝術特色,構成了內涵豐富的藏傳佛教文化。


展覽題材豐富,形式多樣,為我們全面了解少數民族地區藏傳佛教文化提供了實物例證。




該展覽展出時間:2024年1月4日——2024年2月28日,展出地點:天水市博物館第四、五臨展廳(北宅子)。歡迎社會各界蒞臨參觀。
(新聞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