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市連續遭受暴雨侵襲,各縣區受災嚴重,為了深化精準扶貧工作,幫助貧困戶和部分困難群眾進行災后自救和重建工作,重振貧困戶及受災群眾的生活生產信心。7月12日,市文化館黨支部組織全館黨員干部一行10余人趕赴甘谷縣六峰鎮張家窯扶貧點查看災情,看望當地受災群眾。

市文化館黨支部委員、副館長曹文成、王海生帶領全館黨員干部,與甘谷縣六峰鎮、張家窯村幫扶駐村干部、當地黨員等20余人,開展張家窯村扶貧點災后調研,通過匯總雙方意見建議,力爭解決實際問題和農民生產生活困難。

在災后調研會上,甘谷縣六峰鎮紀檢李書記和張家窯村黨支部書記匯報了7月10日一11日強降雨引發的災情及防汛救災的情況。市文化館副館長曹文成表示,災情發生后,市文化館全體黨員一直牽掛著張家窯村困難群眾,館黨支部書記、館長李靖同志為幫扶點積極爭取災后重建扶貧項目資金40萬元,幫扶工作隊隊長王碩同志積極爭取財政補貼農村巷道照明項目工程經費8萬元。想盡一切辦法解決幫扶點群眾生活生產及出行困難,采取各種措施,將百姓損失降至最低,幫助困難群眾度過難關;副館長王海生發言,解釋了扶貧項目資金的申請、立項及分配情況,并鼓勵受災群眾堅定信心,團結一致,克服困難,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及各自房前屋后自建。張家窯村黨支部老黨員和精準扶貧駐村干部、文化館駐村第一書記楊陽同志、幫扶工作隊隊長王碩同志也相繼發言,表示將組織和發動全村勞動力,積極配合村委會,及時搶修損壞的村級公路,開展災后自救及減災工作。此次連續暴雨襲擊,全市各縣區受災,多次降雨過程時段集中、雨量大、雨勢猛為近年罕見。在這種情況下,在當地鄉鎮領導及村委、文化館幫抉工作隊的統一指導下,村民早動手、早準備,雨前做好了災情多發地區群眾的動員工作,在雨來時迅速做好了人員轉移及災后各項救助。

目前,張家窯村群眾雖然人員零傷亡,但是,90%的村民房前屋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暴雨災害,院墻和房屋倒塌很多、特別是村級公路受損嚴重,這次暴雨引發的村級公路排水問題也特別突出。為了嚴防次生災害的再次發生,鎮政府、村委會、市文化館駐村工作隊將投入更多的精力,緊密防控暴雨災情,做好各項村級公路水毀的修復、生產生活的恢復工作,做好一家一戶地核實災情,受損公路的修復暢通、查看部分低保戶生活困難等。指揮并組織當地群眾以修復和排除內澇等工作為重點,全力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信息報道、攝影:王田梅)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