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氏文化推動隴西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蘭州城市學院學生工作部部長、中共隴西縣委副書記(掛職)、研究員 李震崗
隴西李氏文化已成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助推器,把這項富民工程抓緊抓好,必將推動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科學定位,給隴西李氏文化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一要通過對“天下李氏同屬一個祖先、曾屬一個祖國”的宣傳,進一步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二要通過對隴西李氏文化的挖掘、開發和對外交流,進一步提升“李氏故里”、“李氏郡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三要通過旅游搭臺、文化唱戲,促進文化與經濟的融合。
要賦予隴西李氏文化新的內涵和時代特征,進一步傳承和發展,就必須建設好華夏文明紐帶工程和祖國統一對臺統戰工程。要進一步提升李氏文化在華夏文明中的傳承紐帶作用,要以“文化認同、人心回歸”為目標,以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線,推動兩岸李氏文化交流與互動,促進文化的回歸與認同。
二、創新思路,促進隴西李氏文化發展機制的轉變
一是由單純的姓氏文化向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轉變。隴西李氏文化是融史學、文學、優生學、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間信仰于一體,是華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走出單純的姓氏文化的誤區,推陳出新,繼承創新。
二是由單純的文化事業向文化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產業轉變。隨著“李氏故里”、“李氏文化”文化品牌效應的逐步顯現,隴西李氏文化已逐漸轉變為一項文化產業。要進一步促進文化與經濟的融合,利用經濟的積累反哺李氏文化的發展,以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縣域經濟的更快發展。
三是由單一的部門主導研發向“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社會開放研發轉變。要整合縣內資源,打破部門主導封閉研發的局限,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有效途徑,組織訪親團、文化交流團與更多的李氏宗親組織建立聯系,加強聯絡,加深感情,學習交流。同時,定期舉辦李氏文化交流研討會、觀光節、祭祖大典等形式多樣的李氏文化交流活動,形成由社會主導開放式研發的局面。
四是由單一的政府投資型的計劃模式向由政府、金融、民間共同投資型的市場模式轉變。構筑李氏文化的和諧發展,需要政府、李氏組織和社會公眾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成立隴西李氏文化發展基金會,積極爭取海內外李氏族人、宗親和社會各界的捐助及外國政府貸款。要充分發揮李氏華人在招商引資、對外經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吸引他們到隴西尋根問祖、投資創業,促進文化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三、明確目標,把隴西打造成世界李氏祭祖圣地
要跳出隴西看隴西,高起點、高品位確定隴西李氏文化發展目標,切實把隴西建設成為世界性的李氏祭祖圣地、李氏族譜之源和李氏文化中心。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實施好“三大戰略”:
一是宣傳先導戰略。切實加大向外宣傳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大力宣傳“天下李氏、根在隴西”,把隴西李氏文化作為聯系海內外李氏同胞的橋梁和紐帶,建設成隴西擴大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
二是項目支撐戰略。切實引進一批有比較優勢的項目,力爭把隴西逐步建成基礎設施完善、人文旅游資源突出、自然生態景觀齊備的新興旅游城市,成為全球李姓同胞尋根祭祖的圣地。
三是研發帶動戰略。通過對文化產業的深層次研發帶動特色文化產品的開發,促進經濟與文化事業的協調發展。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發,積極嘗試推行課題制研究方法,研發并重,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四、文化支撐,促進隴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要充分發揮李氏族人仰念故里的感情資源優勢。二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三要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四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作者系蘭州城市學院學生工作部部長、中共隴西縣委副書記(掛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