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榮主持 陸浩作報告 高強講話
本報蘭州3月30日訊(記者宜秀萍)今天上午,全省農村衛生工作會在蘭州隆重召開。會議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意見》精神為重點,全面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的農村衛生工作。
省委書記蘇榮主持會議。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浩代表省委、省政府作工作報告。衛生部部長高強出席會議并講話。陳學亨、程有清、馮健身、李膺、周宜興等省上領導出席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各市州、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省直和各市州、縣市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共400多人。
蘇榮在主持會議時,就如何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把農村衛生事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工作抓緊抓好。農村衛生狀況如何,不僅直接關系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而且深刻影響著農村經濟發展的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更加重視社會事業的發展,善于用社會事業的發展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要做到這一點,有兩個環節顯得尤為重要,一個是農村教育事業,另一個是農村衛生事業。我們的基本目標是通過改善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條件,使廣大農民能夠享受到安全、方便、有效、低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從根本上解決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問題。這兩件事抓好了,就可以走活我省新農村建設這盤棋,有力地推進農村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村衛生事業關系到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局,關系到全省1800萬農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我黨執政為民理念的貫徹,關系到科學發展觀的落實。第二,進一步明確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的基本思路。搞好農村衛生工作,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既要遵循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要充分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和農村生產力的實際狀況,做到統籌兼顧,合理配置資源,盡可能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在發展方針上,要全面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醫療衛生工作方針。在發展途徑上,要堅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強化政府承擔公共衛生和公共醫療服務的責任,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醫療衛生的支持力度。在發展方式上,既要加快普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又要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堅定不移地開展城市衛生支援農村衛生的工作。在發展重點上,要突出鄉村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改造更新,加強農村基層衛生隊伍建設,使農村的醫療衛生狀況有個根本性的改觀。第三,全面落實加快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農村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精心安排,全面部署。在各項政策措施中,加大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投入是最核心的政策。各級黨委、政府要在用足用好國家的各項政策、積極爭取國家支持的同時,千方百計籌措資金,進一步加大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支持力度。各級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農村衛生工作,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保證農村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各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協調配合,齊心協力推進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努力開創我省農村衛生工作的新局面。
陸浩在報告中總結了“十五”期間全省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情況。指出,“十五”時期,我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加強“三農”工作,把發展農村衛生事業,解決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作為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統籌經濟與社會、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加強領導,不斷完善落實政策措施,深化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條件,全省農村衛生事業發展取得了重要進展。農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初步建立,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公共衛生工作能力明顯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取得重大成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市支援農村試點進展順利,農村醫療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教育培訓工作不斷加強,農村衛生人員整體素質明顯提高。但是從總體上看,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目前仍然存在著許多突出的困難和問題,投入不足,基礎設施欠賬多,設備簡陋,鄉鎮衛生院經費困難;農村衛生人才匱乏;農村公共衛生和衛生扶貧的壓力大,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比較突出;農村傳染性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多,疾病預防控制的工作任務艱巨;農村衛生管理體制改革滯后。廣大農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差距很大。
陸浩在報告中對“十一五”期間加快農村衛生事業發展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指出,要經過五年或更長一段時間的努力,基本健全和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立精干高效的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培養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村衛生服務隊伍,逐步形成城市衛生支援農村衛生的長效機制。積極有效地整合農村衛生資源,全面建立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與農村醫療救助相結合的農民醫療保障制度。確保農民群眾享有初級衛生保健,主要健康指標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把農村衛生工作作為我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抓住國家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機遇,深化改革,勇于創新、埋頭苦干,努力開創農村衛生工作的新局面。一要全面加快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在積極爭取國家支持的同時,努力加大各級財政投入,統籌安排,分步實施,爭取5年內基本完成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機構改造建設任務。爭取2008年全省60%以上的村衛生室基本達到建設標準,2010年全省基本完成村衛生室業務用房的建設和改造任務。要逐步解決基本醫療設備配備問題。二要進一步深化農村衛生體制改革。根據功能劃分,嚴格界定完善農村三級衛生服務機構的職責,逐步實現衛生服務一體化,提高農村衛生服務網絡的整體功能。要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整合資源。對鄉鎮衛生院要實行全員聘用、合同制管理,院長實行公開選拔和任期目標責任制管理。要對村衛生室實行標準化管理,健全服務功能。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發展農村衛生事業。三要建立和完善農村公共衛生經費保障機制。認真貫徹“以縣為主、分級負擔”的原則,加快建立鄉鎮衛生院經費保障機制,逐步提高補助標準,力爭到2008年實現鄉鎮衛生院人員工資由縣財政全額供給。要加強對鄉鎮衛生院的管理,各級財政增加的費用主要用于降低診療、檢查等費用,緩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要全面落實鄉村醫生的費用補助優惠政策,對承擔公共衛生任務的鄉村醫生,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給予定額勞務補助。四要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今年試點縣要擴大到38個,覆蓋農業人口近1000萬人,并提高各級財政的補助標準。明年還要繼續擴大試點,確保到2008年,這項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覆蓋全省農村。要逐步降低報銷門檻,讓更多的患病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要將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與農村醫療救助制度緊密結合,采取各種措施,籌集醫療救助資金。對農村五保戶等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六類人員實行重點醫療救助。從今年起,省、市、縣三級公立醫療機構都要按不少于醫院核定總床位數10%的標準設立扶貧濟困病房,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床位補貼都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五要切實加強農村疾病預防控制和婦幼保健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制定落實疾病防治規劃,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保證安全接種。要切實加強婦幼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質。要大力開展農村愛國衛生運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六要全面提高農村醫療衛生人員素質。醫療衛生人員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廣大農民群眾服務的思想,不斷提高治病救人的本領。要繼續加強學歷教育和在職人員培訓,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醫學院校畢業生和城市衛生機構在職或退休衛生技術人員到農村衛生機構服務。要繼續實施“千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積極探索和建立城市衛生支援農村衛生的長效機制。七要切實加強農村衛生監督管理。對農村衛生依法進行全行業管理,嚴格農村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醫療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準入審批和監管。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加大衛生執法監督力度,加強對農村藥品的監督管理。進一步規范藥品采購招投標制度,嚴厲打擊藥品購銷中的商業賄賂犯罪。八要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扎扎實實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把好事辦好,讓群眾能夠感受到這方面的變化,得到實惠。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全面履行職責,切實負起責任。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推動全省的農村衛生事業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