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肅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彰顯成效
2007年全面啟動的甘肅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建設工程,是一項推動全省群眾身邊體育設施、體育組織、體育活動大發(fā)展、大健全、大繁榮的“體育惠民”工程。當年有23個省、市、縣體育活動場館開工建設。2007年,著力推進“千鄉(xiāng)(鎮(zhèn))農民健身工程”,在679個鄉(xiāng)鎮(zhèn)建立一塊硬化籃球場,并配置標準籃球架一副、乒乓球臺兩副、健身路徑一條的文化體育工作站。同時,在500個行政村建起一個硬化籃球場,并配備了乒乓球臺和健身路徑。全年省級體育部門共投入8000萬元,市縣兩級累計投入1.5億元。此舉極大改善了農村體育設施,豐富了農民文化體育生活。同年5月29日,甘肅省“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新聞發(fā)布會在北京舉行,全面介紹了甘肅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工程實施情況,中央和北京新聞媒體給予了充分報道。
2、廈門國際馬拉松賽李柱宏奪魁
2007年4月15日,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隆重舉行。我省田徑名將李柱宏以2小時13分17秒奪得男子組冠軍,打破了該項目長期被外籍運動員獨占鰲頭的局面,為國家贏得了榮譽,為甘肅人民增添了光彩。
3、甘肅省人民政府向北京奧組委成功贈送“奧運盛鼎”
2007年10月13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向北京奧組委贈送 “奧運盛鼎”儀式在北京朝陽公園隆重舉行,表達2600萬隴原兒女關心、支持北京奧運會的良好心愿。省委、省政府和北京市、北京奧組委領導出席贈送儀式。甘肅省委宣傳部、省體育局及時出臺《關于做好迎北京奧運會宣傳方案》,進一步掀起迎奧運群眾熱潮。
4、甘肅省委中心組特邀何振梁作報告
2007年8月27日,甘肅省委中心學習組在蘭州寧臥莊賓館大禮堂舉行學習報告會,特邀國際奧委會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國際奧委會文化委員會主席、北京奧組委顧問何振梁作了題為《百年圓夢》的專題報告。陸浩、徐守盛、仲兆隆等省領導及省直機關、大專院校、體育系統(tǒng)450人參加了學習報告會。省委中心組舉行奧運會專題報告會在全國尚屬首次。
5、全省體育品牌賽事形成亮點
甘肅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工程的重要目標任務是發(fā)揮各地優(yōu)勢,突出當地特色,著力創(chuàng)建群眾體育品牌賽事活動。2007年,全省先后舉行了全國首屆農民武術比賽暨天水伏羲武術大會、漳縣貴清山第三屆全國攀巖精英賽、全國拔河錦標賽暨冶力關萬人拔河展示賽、第四屆中國·瑪曲格薩爾賽馬大會、第四屆嘉峪關國際鐵人三項積分賽等影響廣泛的體育品牌賽事,推動了群眾體育活動的深入開展,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擴大了甘肅對外宣傳,為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貢獻。
6、北京奧運會火炬將在我省5個城市傳遞
2007年4月26日,北京奧組委正式公布,北京奧運會火炬將在我省的敦煌市、酒泉市、嘉峪關市、天水市、蘭州市5個城市和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傳遞。12月13日至17日,北京奧組委火炬接力中心負責人對我省境內的火炬?zhèn)鬟f路線進行了詳細的考察。自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甘肅傳遞組委會成立以來,在全省各界廣泛開展了火炬手、護跑手候選人推選活動,目前624名火炬手、137名護跑手候選人全部推選結束。
7、我省選手在全國殘運會、民運會上取得歷史性突破
2007年5月,全國第七屆殘運會在昆明舉行,我省有60名選手參加了8個項目117個小項的比賽,獲得18枚金牌、8枚銀牌、18枚銅牌。4人5次打破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紀錄,一人一次超世界殘疾人運動會紀錄;同年11月在廣州舉行的全國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上,我省運動員奪得4枚金牌、3枚銀牌、2枚銅牌,獲歷屆參賽最好成績。
8、甘肅省電腦體育彩票發(fā)行再創(chuàng)新高
截至2007年底,全省電腦體育彩票發(fā)行4.73億元,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自2002年以來,全省累計發(fā)行體育彩票14.83億元,有力支持了全省經濟建設和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9、男子曲棍球四國邀請賽在蘭州舉行
2007年5月30日至6月3日,甘肅省舉辦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級別的曲棍球比賽。甘肅男子曲棍球四國邀請賽(中國、日本、埃及、美國)在蘭州市七里河體育場舉行。這也是該賽事首次在中國西北地區(qū)舉行。我省與國家體育總局聯辦的中國曲棍球隊以2比1的戰(zhàn)績戰(zhàn)勝日本隊獲得冠軍。
10、甘肅省第五屆農民運動會在金昌市舉行
2007年8月18日至21日,代表甘肅省2000多萬農民的近700名運動健兒匯聚鎳都金昌,參加四年一屆的甘肅省第五屆農民運動會。本次運動會共設7個大項、53個小項,全省14個市(州)全部組團參加,參賽人數達1800余人。這是我省歷屆農民運動會設置項目最多,規(guī)模最大、人數最多、水平最高的一屆農民體育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