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嘉峪關:松樹苗成活率低獲賠償
2010年4月26日,嘉峪關市某村39戶村民以122480元集體購買了一批松樹幼苗,但栽種后樹苗成活率特別低。消協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后,找到經銷商黃某。經協調,經銷商黃某一次性賠償39戶村民122480元現金。
二、金昌:車輛出故障更換發動機
2010年5月4日,金昌市金川區寧遠鎮村民許某,在武威市南關橋頭某工程機械院內以14.8萬元購買了廣西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某品牌自卸汽車一輛,使用后不久汽車發動機的多部位頻繁出現故障,后又發現發動機型號與車架標牌型號以及合格證上的品牌型號不相符。金昌市消協接到投訴后,多次與經銷商協商,為消費者更換發動機,更換的發動機執行“三包”規定,整車需保養、修理的部件,經營者全部承擔,經營者一次賠償消費者誤工費、食宿費、交通費2000元。
三、臨夏:砂輪傷人維權成功
2010年4月15日,臨夏州的祁先生在三道橋某五金店購買砂輪一餅,祁某的兒子安裝后在使用時砂輪突然破碎,碎片將祁某的兒子打成重傷,使其胸腹部嚴重受傷并大量失血,住院治療共支付醫療費用1.1萬元。臨夏州消協接到投訴后,對經營者的進貨渠道和產品質量作了調查和鑒定。結果表明,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而消費者也存在安裝使用不當問題。經協商,雙方達成協議,經營者向傷者賠償醫療費3000元。
四、民勤:假冒配件坑農維權成功
2010年5月24日,民勤縣某村民唐某到縣消費者協會投訴,稱自己從該鄉鎮某農機配件部購買了農用車發動機連桿1柄,裝機使用后,發生斷裂事故,造成發動機搗缸,使發動機的缸體、缸蓋、活塞、凸輪軸、飛輪等部件嚴重受損。消協工作人員在調查中發現,該農機配件部有一部分配件屬“三無”產品。消協裁定,發動機受損部件全部由經營者提供,并承擔材料費和維修費3000多元。發動機如果不能正常工作,由經營者更換同檔次發動機一臺。
五、文縣:運營商自行“包月”賠話費
隴南市文縣的張先生向省消協反映, 2010年11月3日他在繳話費時發現從3月份開始收費清單上出現了每月18元的“代收”費用,工作人員答復:“這個號碼打過一次,就是包月了,將自動產生費用。”省消協調查結果表明,張先生反映情況屬實。經省消協多次調解,經營者給張先生退還了多收的162元費用,并賠禮道歉。
六、蘭州:王女士追回購房款
2010年11月初,蘭州市民王女士從某網站看到一條售房信息,聯系售房中介后,向該中介繳納了1.5萬元,并與其簽訂了一份買賣斡旋金協議書,另又繳付定金2萬元,定購房產面積為78平方米的房屋一套,房價為48萬元。但當王女士看房時發現房屋的實際面積只有56平方米,王女士要求退房并退還3.5萬元的定金和斡旋金。該中介以雙方簽訂斡旋金為由不予退款。省消協接到投訴后多次協調,使該公司最終認識錯誤,退還消費者定金和斡旋金。
七、蘭州:強迫辦卡獲退款
2010年2月18日,66歲的鞏先生在某商場美容美體中心免費體驗美容服務,做完免費體驗美容服務后,商家擅自為其辦理了一張3680元的美容卡。鞏先生并不想辦理這種美容卡,也沒帶錢,但商家還是強行陪同鞏先生到家中取錢。鞏先生多次找商家要求退款,但商家都不予解決。省消協接到投訴后,介入調查,經協調,經營者退還鞏先生3680元。
八、蘭州:美容失敗獲賠償
2010年6月12日,陳女士到某醫療美容機構咨詢相關美容項目,在主治醫師的推薦下,陳女士參加了“一噴除皺”美容項目。但術后第四天即出現面部變形,眼斜、口歪﹑面癱、右眼疼痛等癥狀。院方解釋稱這是術后正常反應,之后陳女士多次在該院進行術后治療,但并未消除疼痛。在與院方多次交涉未果的情況下,陳女士到省消協投訴。省消協介入調解后,認為美容院沒有對患者履行告知義務,存在過失,應一次性賠償陳女士相關費用3萬元。
九、蘭州:醫托坑蒙患者,無照診所被取締
2010年10月8日,在蘭州打工的莊先生和女友來到某醫院檢查是否懷孕,由于醫院掛號病人多,一婦女熱情邀請他們去另一診所診療。莊先生和女友以為碰到好心人,便隨其去了附近的一家私人診所。在繳納了1680元診療費后,卻沒有得到準確的檢查結果,而且沒有正規發票和病歷。事后二人發覺上當,投訴至蘭州市消協。接到投訴后,市消協工作人員會同轄區工商所前往該診所核實情況。經查,該診所屬無照經營,衛生部門將其依法取締,并退還消費者醫療費1000元。
十、舟曲:銷售污染啤酒被查處
2010年9月7日,消費者趙某從舟曲縣某批發部購啤酒五件。回家后發現啤酒被泥水浸泡過,瓶蓋生銹,于是消費者找到批發商要求退貨,但批發商不予解決。舟曲縣消協接到投訴后十分重視,立即組織專人到現場調查了解,經仔細查看,啤酒瓶蓋確已生銹且沾有泥巴。經協調,批發商最終同意為趙某退貨。工商執法部門也依法沒收了其價值9667元的浸水啤酒,并罰款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