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探尋偉大歷程中的甘肅印記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記者親歷記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文潔
70年波瀾壯闊,70載砥礪前行。
10月17日,北京展覽館前來參觀“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的觀眾仍絡繹不絕。“穿越”70載光陰,一張張定格歷史瞬間的照片,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變化和偉大成就,其中有不少拍攝自甘肅的圖片,它們見證著甘肅大地與共和國一同走過的歷史印記。
時光隧道中,1953年慶祝隴海鐵路(蘭州—連云港)建成通車的照片,讓展板前的觀眾感受到當時建設者們的歡欣鼓舞。這條鐵路全長1746公里,是貫穿中國東、中、西部最重要的鐵路干線,也是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
1962年12月,蘭新鐵路(蘭州—烏魯木齊)建成,全長1903.8公里,結束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不通鐵路的歷史。照片上,蘭新鐵路烏鞘嶺施工現(xiàn)場,工人們肩挑手抬,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隴海、蘭新線作為橫貫中國東西的鋼鐵大動脈,為拉動西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助力西部貧困地區(qū)脫貧致富發(fā)揮著交通樞紐的“助推器”作用。70年來,甘肅的基礎設施條件更加完善,鐵路、民航、公路快速發(fā)展,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基本建立。
“屹立東方”展區(qū)中,有一張金川峽水庫建設現(xiàn)場的老照片,讓來自甘肅金昌的王建平夫婦格外自豪。“金昌市目前主要的生活、農業(yè)用水都來自金川峽水庫。隨著金昌市生態(tài)環(huán)境進一步改善,每年冬天有大量的候鳥在這里覓食棲息一段時間,麻鴨、斑頭鴨、白鷺,還有天鵝!金川峽水庫是金昌市主要的城市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源,也是全市主要的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源保護區(qū)。”王建平說。
步入“改革開放”板塊,一張20世紀80年代舞劇《絲路花雨》在山西省杏花村露天劇場為群眾演出的照片前,圍滿了中外友人。1979年5月23日,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驚艷問世。40年里,《絲路花雨》先后出訪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累計演出2880余場,觀眾達450多萬人次。“《絲路花雨》里有‘英娘’和‘神筆張’,還有反彈琵琶……”“我在上海看過,太精彩了!”這來自全世界的喝彩,喚起參觀群眾內心深處對中華文化的自信與驕傲、對國家更深沉的熱愛。
時間指向1984年,甘肅省蘭州市公安局派出所民警深入群眾家中進行戶籍核查。1984年10月,國務院印發(fā)《關于農民進入集鎮(zhèn)落戶問題的通知》,要求積極支持有經營能力和技術專長的農民進入集鎮(zhèn)經營工商業(yè),并放寬其落戶政策,統(tǒng)計為非農業(yè)人口。
2015年2月,《關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2014-2018)》印發(fā),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包括建立法官員額制、實行司法責任制,設立巡回法庭、知識產權法院、金融法院、互聯(lián)網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深化司法公開,推進基本解決執(zhí)行難等。照片上,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首批員額法官宣誓。員額制是實現(xiàn)法官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的重要基礎性制度,是全面推行司法責任制的重要改革舉措。
2017年9月,《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印發(fā)。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神農架、錢江源、武夷山、祁連山、熱帶雨林等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逐漸開展,甘肅祁連山入選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我離開家鄉(xiāng)蘭州已有多年,在大型成就展上看到有關甘肅的內容,感到特別親切,也特別驕傲。國慶節(jié)期間來看過一次,覺得不過癮,今天再來看看……”家住北京市豐臺區(qū)的宋建國將展館里的甘肅印記一個個記下來,仔細回味。宋建國說,相信甘肅今后的發(fā)展會更好!
偉大歷程70載,而今邁步再出發(fā)。甘肅人民必將奮力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chuàng)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