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2年以來,甘谷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高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大旗,緊緊圍繞跨越式科學發展的目標任務,堅持“強農、重工、活商、興教”四大戰略,按照以商興城、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全面發展的思路,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全縣經濟社會事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從即日起,本網特推出“十八大精神在基層”系列報道,綜合反映農業、工業、商貿業等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進展情況,期在總結經驗,營造氛圍,為2013年工作造好勢,開好頭。
題記:2012年,預計全縣實現生產總值41.2億元,同比增長14.5%;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9.56億元,同比增長40.0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3億元,同比增長14.3%;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3.52億元,同比增長15.3%;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78億元,同比增長2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703.4元,同比增長13.9%;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3908元,同比增長17.5%。
乘勢而上 攻堅克難 奮力開創全縣國土資源工作新局面
2012年以來,甘谷縣國土資源工作以黨的十八大精神、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省、市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和中共甘谷縣第十三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縣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統籌保發展與保紅線,穩增長與調結構、優服務與嚴監督、惠民生與保穩定的關系,創新思路,著力提高服務保障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一總體思路,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進一步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工作
一是全面落實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進一步落實和強化了基本農田管護措施。扎實開展完成了年度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簽訂工作,全縣耕地保有量達126.0599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保持在101.3404萬畝,保護率達到80.39%。 2012年全縣各類建設用地報批占用耕地面積與違法用地占用耕地面積之和小于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新增耕地面積,確保了耕地占補平衡。
二是全面完成了全縣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自工作開展以來,已全面完成權屬調查、數據庫建設、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簽訂、分布圖的制作、保護界樁的埋設和保護牌的設定等各項工作,順利通過了市國土資源局組織的驗收。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完成,為全縣基本農田保護提供了準確詳實的依據,為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土地開發整理項目
一是認真實施項目。2012年共組織實施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共四個,分別是:總投資200萬元的甘谷縣武家河鄉災毀耕地復墾項目, 建設規模1538.55畝,新增耕地178.2畝;總投資 600萬元的甘谷縣大石鄉李灣流域土地開發整理項目, 建設規模4545.45畝,新增耕地562.8畝;總投資809萬元的甘谷縣安遠鎮王窯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設規模6128.7畝,新增耕地880.05畝;總投資1000萬元的甘谷縣金山鄉萬畝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建設規模10000.35畝,新增耕地611.7畝。
二是積極爭取項目。2012年積極爭取到土地開發整理項目2個,分別是:甘谷縣金山鄉堡子溝流域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項目建設規模5992.2畝,項目總投資767萬元,該項目資金已到位;甘谷縣大石鄉丁窯村、曲坪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項目建設規模3665.25畝,項目總投資400萬元,該項目已完成可研及初設,待審批。同時,繼續積極爭取甘肅東部百萬畝重大土地整治項目,建設規模7.6049萬畝,該項目2012年投資2545.48萬元,涉及八里灣、金山兩鄉。

依法報批出讓土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用地保障
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主動服務項目,加快項目用地報批力度,依法依規出讓土地,積極為重點建設項目提供用地保障。
一是加快用地報批和供地力度。認真落實節約集約用地和保障民生用地政策。對城鎮廉租住房、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加快報批及供地,對民生工程、公共設施、公益事業、教育項目和基礎設施等建設用地,認真組織材料,及時報批,加大保障力度,加快供應。2012年共上報6個批次建設用地,用地面積781.35畝,通過加快土地報批力度,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二是依法依規出讓土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源支撐和資金支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嚴格落實經營性土地、工業用地“招拍掛”制度,土地出讓底價經有資質的機構評估后提交縣國有土地資產管理領導小組決策,出讓方案經縣政府同意后,上報市國土局審查,在市國土資源交易中心統一出讓。今年以來,共依法公開出讓國有土地10宗,出讓面積261.67畝,出讓總價款10628.3044萬元。
三是提前介入,積極主動為國家、省市重點建設項目提供優質高效用地服務。今年以來,為中衛-貴陽天然氣輸氣管道支線(甘谷段)工程建設征用土地566.89畝,補償資金已全部撥付到位,該工程進入掃尾階段;對蘭州東-天水-寶雞750千伏輸電工程項目及配套330千伏輸變電線路工程項目做好前期踏勘,并積極組織用地報件。

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力度,嚴肅查處土地違法行為
強化執法監察,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2012年共接到省市轉辦、交辦的查處函共6件,按照交辦要求,積極安排專人,進行認真的調查處理。今年以來共查處各類土地違法行為42宗,占地面積19644.52平方米,其中非法搶占26宗,面積17145.94平方米;非法買賣土地14宗,占地面積2598.98平方米;閑置土地1宗。共強制拆除30宗,通過甘谷有線電視臺曝光8宗,拆除建筑物面積2804.8平方米,拆除非法修建的圍墻259.4米;制止10宗,占地面積2520平方米,罰款24.04萬元。通過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執法,創新土地執法監管方式方法,有力地維護了法律的嚴肅性,推動我縣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走向依法、科學、規范化管理軌道。通過加強責任,嚴格執法,有力地打擊了土地違法者的氣焰,有效遏制了各類土地違法行為,力爭做到將各類土地違法行為制止在萌芽狀態,努力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認真做好礦產資源管理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一是加大礦產資源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通過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規范了采礦權市場,妥善處理了轄區內礦業權糾紛,全年無因越權行政、招商引資等引發的新的礦業權糾紛。會同縣安監局、縣林業局、縣環保局和有關鄉鎮政府,對全縣55宗采礦權進行了一次拉網式排查,對存在問題的采礦企業及時下發了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整改率達100%。結合正在開展的效能風暴行動,扎實開展規范礦業權出讓行為整治行動,通過檢查,未發現違反規定協議出讓、低價出讓、違反公開出讓秩序等違規出讓礦業權行為,采取扎實有效措施,嚴厲打擊無證勘查開采、超層越界開采,以采代探、亂采濫挖、非法轉讓以及圈而不探等礦業權違法行為。
二是全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編制完成了《甘谷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防災預案》和《甘谷縣201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對全縣原32個隱患點和巡查發現的有跡象的隱患點逐一進行了排查,排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45處,對地質災害隱患點所涉及的村、農戶發放了《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和《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成立了汛期地質災害搶險應急分隊,配備了雨衣、雨鞋、手電筒、鐵鍬等搶險救災工具,同時,為各隱患點監測人員配備監測和搶險裝備34套。
三是加大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力度。在經常性宣傳的同時,重點以“6·25”全國土地日、“4·22”世界地球日、“12·4”法制宣傳日之際,繼續加大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教育力度,特別是將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深入到鄉、村、戶和企業,采取主題宣傳、典型宣傳、重點宣傳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土地基本國策國情和法律政策,切實增強廣大干部群眾國土資源法律意識,在全社會形成珍惜土地、保護耕地、合理用地和節約用地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