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之交,走進甘谷,就好像走進了月季花的世界。無論繁華的城市,還是寧靜的鄉村,到處都是月季花的絢爛、月季花的馨香。那些盛開在小橋流水邊、街道公園里的月季,或一枝獨秀,千嬌百媚;或一叢怒起,沉魚落雁;或獨占一方,姹紫嫣紅,把千年古城甘谷裝點得如詩如畫、如夢如幻。

月季是我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素有“花中皇后”之美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相傳神農時代就有人把野月季挖回家栽植,漢朝時宮廷花園中已大量栽培,唐朝時更為普遍。最新考古表明,月季花早在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就被奉為部族的圖騰植物。

甘谷縣地處渭河中游,四季分明,氣候溫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加之傳統的精耕細作,久遠的農耕文明,是月季花生長的天賜沃土。甘谷花卉栽培歷史悠久,月季漢代已有栽植。據甘谷縣志載,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時,甘谷已有月季38個品種。甘谷月季生動豐富,絢爛多姿,其顯著特點是: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型碩大,花枝結實,抗旱耐寒,品種多,花期長。然而,此后漫長的歲月里,天生麗質的“花中皇后”,只是孤寂地開放在小橋流水邊、農家院落里,花自飄零水自流,養在深閨人未識。

真正讓甘谷月季走出家門、走向世界的是甘谷縣新興鎮姚莊村一位叫姚天基的農民。他從1970年就對月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后便把幾十載的年華,付之于月季,傳承了月季歷史,續寫了月季輝煌。從1980年白手起家創建甘谷縣實驗月季園開始,姚天基培育的“冀城紅”、“滿堂紅”、“冀城和平”等甘谷月季,先后榮獲第五、第六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優秀新品種獎。1999年甘谷實驗月季園代表甘肅省選送的60個月季品種在“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月季專題競賽中,斬獲1金6銀7銅共14枚獎牌,獲獎比率各列第一;同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全國花卉生產示范基地”和“中國月季基因庫”,姚天基也因此被譽為“西北月季大王”。從此,甘谷月季聲名鵲起,華麗轉身,自成一家,名揚四海。2005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5套人民幣,10元面值上有一朵盛開的金色月季,那就是享譽世界的“甘谷月季”,甘谷月季成為人們“愛不釋手”的“花卉”。

甘谷月季

甘谷月季

甘谷月季

甘谷月季

甘谷月季

甘谷月季

甘谷月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