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磐安鎮田家莊村新農村)
“過去路不好,偏遠山旮旯,誰家娶個媳婦都難。現在路修通了,水吃上了,村里剛又修了幼兒園,大家都說村子像公園一樣漂亮。”近日,在甘谷縣磐安鎮田家莊村,看著修建一新的村文化廣場,村民田咀甲興奮地說。
聊起自家的變化,田咀甲滔滔不絕:“以前種麥沒效益。現在,通過政府引導,種了蘋果樹、架豆王,我家也換了新房子,日子越過越好。”
田家莊村村民田咀甲家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甘谷縣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

(磐安鎮田家莊村新農村一角)
作為58個國家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甘谷縣堅定不移地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強力推進貧困村基礎建設,加快破除發展瓶頸,找準致富主導產業,穩步提升貧困群眾收入,貧困人口由2011年的24.91萬人減少到2015年的7.1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9.3%下降到12.64%,甘谷縣正向著整縣脫貧目標奮力挺進。

去年以來,甘谷縣抽調800多人,組建195支駐村幫扶工作隊,覆蓋全縣所有貧困村戶。率先在195個貧困村成立了農民供銷互助合作社,通過政府貼息為每個供銷互助合作社注入60—80萬元的啟動資金,構建起了金融便民服務點、電子商務服務點、農機服務隊、文藝宣傳隊、環境保潔隊、村級幼兒園和互助老人幸福院為載體的“兩點三隊一園一院”服務新格局。

為充分發揮扶貧資金“拳頭”效應,甘谷著眼整流域治理,堅持以四大片區16個流域為平臺,走整片帶推進、綜合配套治理、可持續發展的脫貧新路子,先后修建高標準梯田24.35萬畝,綜合治理小流域218平方公里。

(西小河流域扶貧開發示范片帶)
甘谷騰達職校推行“訂單式招生、學徒制培訓、組織化輸轉、一條龍服務”的勞務培訓輸轉模式,與中國移動、平安保險和甘肅銀行聯合打造了全省首個“勞務400云平臺”,年幫助2萬多貧困群眾找到心儀工作。

(“騰達勞務”訂單式實訓現場)
按照“川區戶均兩畝菜、山區人均一畝園、人均收入過萬元”的目標,大力發展蔬菜、果椒、養殖等扎根性產業,培育發展中藥材、辣椒等特色優勢產業,拓寬脫貧致富增收空間。以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園為龍頭,在磐安鎮劉家墩村新建無立柱鋼架大棚1000座,全縣渭河川道區設施蔬菜、南北淺山區兩個百里林果示范帶和“一園兩帶三片”養殖經濟圈競相發展,產業收入占到貧困群眾收入的60%以上。

(磐安鎮鋼架大棚蔬菜基地)
據悉,今年該縣已投入精準扶貧資金13.18億元,發放精準扶貧專項貸款5.2億元。新增蔬菜2.1萬畝,新建果園2.6萬畝,實施5鄉鎮25村整流域連片綜合開發工程,新建農村幼兒園38所,實施易地搬遷1072戶5158人,改造農村危房1500戶,全面補齊脫貧短板。

(新興鎮鋼架大棚蔬菜基地)

(磐安鎮十甲坪村新農村)

(大莊鎮小莊村新農村)

(古坡鄉溝門村新農村)

(康家灘村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