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實現整縣脫貧,是縣委、縣政府向省市立下的“軍令狀”,是向全縣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今年以來,甘谷縣對照脫貧攻堅目標,認真梳理“短板”,動員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堅持問題導向,彌補差距短板,鞏固提升弱項,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從即日起,甘谷縣所屬新聞媒體開設【脫貧攻堅進行時】專題欄目,聚焦精準脫貧,系統總結、集中報道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及駐村幫扶工作隊在幫助貧困村戶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發展致富產業、創新工作機制、認真履職盡責等方面的生動實踐和經驗做法,為實現整縣脫貧匯集智慧、凝聚力量、激發斗志、鼓舞士氣。
美麗鄉村“顏值”與“氣質”并重

整齊劃一的新農村別墅依山傍水,水泥巷道干凈整潔,不遠處連片的蔬菜大棚,在秋日的陽光下分外耀眼,大棚里的蔬菜吸足了養分,長勢喜人,這里就是甘谷縣磐安鎮十甲坪新村。

“我們不僅要改變村容村貌,更要讓群眾富起來。”十甲坪村支書張滿平告訴記者。

十甲坪村依托蔬菜產業基地優勢,形成了一年3茬的“五坪蔬菜種植模式”,突出產業帶動模式,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據了解,村內安裝太陽能路燈102盞,硬化道路3.5公里,建設花園帶3050多平方米,栽植各類花卉苗木69000多株。該村建成600座高標準鋼架無立柱大棚,種植各類蔬菜850畝,產值達1600余萬元,已成為磐安鎮蔬菜基地的一個重要主產區,蔬菜收入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2%。

甘谷縣六峰鎮六峰村姜維大道西側,一排排青瓦白墻的別墅式建筑鱗次櫛比,呈現出典雅的漢唐風格,路旁精心修剪的綠化帶更是讓人賞心悅目。

保潔員楊連娃每隔2個小時就要到街上轉轉,撿拾塑料袋、飲料瓶。“村里人看到我撿的辛苦,現在沒人亂扔垃圾了!崩蠗罡嬖V記者,六峰新村有6名保潔員,都有各自負責區域,目的就是全天保持村內整潔。

垃圾圍村,曾經在農村司空見慣,六峰鎮按照“戶清戶集、村潔村收、鎮運鎮處理”的環衛一體化工作流程,村干部帶頭清運垃圾,村路邊、山坡上、河溝里,幾十年沉積的垃圾被清走30多車。煥然一新的鄉村風貌趕走了人們的陳舊觀念。如今,不但村內巷道干凈整潔,自家環境也很講究。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以村規民約、宣傳標語、文化長廊、文藝演出等形式,涵養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風醇物厚的鄉風文明,不斷創新農村社會治理,讓農民群眾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