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的陽光,雖然還未給古冀大地換上嶄新的綠裝,但河邊抽芽的柳條,正告知人們春的訊息。尋著春天的印跡,記者走進甘谷現代農業示范園,一片片長勢喜人、白里透紅的春蘿卜,讓人喜上眉梢……

“今年種的蘿卜好著哩,一斤能賣1.5元左右,像我家這個大棚,光一茬春蘿卜產下來就要賣2000多元呢!收完了還要種植其他蔬菜,雖然累點,但收入好。”磐安鎮謝甲坪村村民李貴軍,一邊從地里拔出一個紅頭綠葉的大蘿卜,一邊自豪地對記者說。

一年倒三茬菜,人不閑地不歇。蘿卜收完,西瓜、辣椒、西紅柿、白菜換著名目閃亮登場,輪番上陣。平均一個一畝左右的大棚年收入3萬多元,在園區基本算個保守數字。

當問及蔬菜的銷路走向時,剛栽完西瓜苗的村民張玉明接過話茬說,“過去每到收菜的時候,拉個架子車來回幾里跑,沿街叫賣,不光價錢低,還耽工誤活,有時菜爛了也賣不完。現在,園區有代購,我們種植戶只管種,有代購商負責銷。園區四周交通發達,早上還在地邊上裝車,下午菜已運到了蘭州、西安,晚上說不定擺上了餐桌呢!”

甘谷縣蔬菜種植業緣何受到群眾的青睞?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縣蔬菜發展中心主任金菊琴。“近年來,甘谷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全縣新建無立柱鋼架大棚8000多畝,蔬菜總產量達75.26萬噸,蔬菜總產值12.69億元。建成了集育苗、科研、農技、營銷、農產品服務、檢測“六位一體”的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形成了以“春蘿卜套茄果類套葉菜類”的一年三茬種植模式,大棚蔬菜已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鐵桿莊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