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政協甘谷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委員協商議政發言大會,來自各界別的15位政協委員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議政發言,建言獻策。
縣政協主席馬驥,縣委副書記任佩光,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孟曉龍,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王剛,縣政協副主席董成斌、陳旭、田小龍、鄭建子、馬清平出席會議,縣十三屆政協委員參加會議。縣政協副主席馬清平主持會議。
會上,門宏斌等15位委員分別圍繞農村法治文化建設、大氣污染防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力脫貧攻堅、全面推行河長制、城區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物流中心發展建設、抓技能培訓助推精準扶貧、全域無垃圾治理、農村“三變”改革、飲食用藥安全、加強社會救助、花椒產業發展、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等議題暢所欲言,提出了許多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建議。

(縣委副書記任佩光講話)
任佩光在聽取委員發言后指出,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改革,強化措施,攻堅克難,縣域經濟穩中有升,預計全年可實現生產總值66.49億元,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7.52億元;千方百計補齊短板,全力以赴脫貧攻堅,農村安全飲水、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全域無垃圾創建等工作進展順利,今年退出貧困村32個,減少貧困人口2.62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5.29%;年內實施重大項目140個,完成投資80.4億元,引洮二期配套城鄉供水工程、甘摩廠片區棚戶區改造、冀城產業園建設等項目啟動實施,城區集中供熱一期工程、甘麥二級公路等項目建成投用;投入民生領域的財政資金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82%以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評估認定,省級文明城市創建順利推進,新農合與城鎮醫療保險整合初步完成,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生態文明建設縱深推進,群眾獲得感進一步增強,等等。這些成績,既是全縣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的結果,也是政協組織和各位委員認真履職、和衷共濟的結果。
任佩光強調,2018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全縣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在新的一年,希望政協甘谷縣委員會和全體委員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十四屆六次全委會議作出的決策部署,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發揚優良傳統,積極履行職能,努力開創政協工作的新局面。政協甘谷縣委員會和各位委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履職盡責上有作為;要勤于學習、增強素質,在提升水平上下功夫;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推動發展上盡其力;要一如既往地發揮作用,主動作為,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縣政協副主席馬清平主持會議)

(縣政協委員門宏斌、王亞東、蔣茂倉、魏曉榮發言)

(縣政協委員李海平、劉孝永、李永強、王春陽發言)

(縣政協委員高世揚、王建平、劉素敏、馬高鵬發言)

(縣政協委員閆蘭生、蔣效勝、崔金領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