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甘谷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緊盯全面小康總體目標,聚焦脫貧攻堅核心任務,迎難而上,負重奮進,全縣經濟社會呈現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從即日起,甘谷縣外宣辦開設專欄《回顧2017》,總結過去,凝心聚力,為率先實現整縣脫貧摘帽,開啟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征程而努力奮斗!

原文鏈接: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18/01/22/016895209.shtml?from=groupmessage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昔日陶淵明筆下令人向往的桃花源,如今在甘谷大地隨處可見。一條條新建的道路四通八達,一棟棟新房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一股股文明之風撲面而來,一張張淳樸的笑臉洋溢著滿滿的幸福,這就是甘谷縣開展“扶貧+扶智+扶志”工作的累累碩果。

“沒想到現在的柏林溝村變得和城里公園一樣漂亮”。在外地打工的王曉東,已經五六年沒有回村子里了,眼前柏林溝村,文化墻裝飾的綜合廣場里,景觀石、花架長廊、健身休閑器材一應俱全,想不到的變化令他驚訝不已。要說柏林溝村的變化,村里的老人們最有發言權,廣場上下象棋的王大爺高興地說:“過去,這是一道深溝,村民隨意傾倒垃圾,又臟又臭,F在鎮村兩級干部組織群眾,把深溝回填平整成了廣場,這都是祖祖輩輩不敢想的事!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甘谷縣堅持把脫貧致富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下大力氣爭取項目、籌集資金,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敖鼉赡,村里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硬化了道路,修建了文化廣場和公園,綠化了村莊,接通自來水,治理排洪渠,安裝太陽能路燈……”說起謝家灣鄉丁家溝村的變化,村民丁軍強充滿了自豪。

將美麗鄉村建設與培育富民產業結合起來,是甘谷縣因地制宜振興鄉村的又一特色,大石鎮鎮長宋紅軍為記者介紹說,“基礎條件發生改變后,鎮上又依據村情,扶持群眾發展果椒種植、畜禽養殖、鄉村旅游,通過培育致富產業,讓群眾有一技之長,有增收門路,從根本上擺脫貧困!
“省城來的演員專業、水平高。這是我現場看過的最高檔次節目!贝謇飷厶鴱V場舞的大媽們正在討論前不久省歌劇院在六峰鎮慰問演出的感受。演出分8場次,深入全縣多個重點貧困村,影響覆蓋面廣,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鄉村文明、增強群眾致富信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是甘谷縣開展“扶貧+扶智+扶志”工作的點睛之筆。

讓村民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今年以來,甘谷縣堅持以總體謀劃為統攬、以規劃設計為依托、以資金整合為抓手、以示范村建設為引領,以長效機制建設為方向,點線面結合,縣鄉村統籌推進,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累計整合資金9000多萬元,打造各級示范村16個,整潔村120個,實現了“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便利、村容村貌整潔、富民產業發展、村風民風和諧”的建設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