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像巍巍,百里渭川沐春風,渭水滔滔,千年古冀迎賓朋。5月18日,甘谷縣2018年大像山文化旅游節盛大開幕。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溫利平宣布旅游節開幕,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洪義講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慶元致辭,副縣長牛武軍主持開幕式。

(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溫利平宣布大像山文化旅游節開幕)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蒲朝暉,市政協副主席蘇定武,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張惠原,市綜合執法大隊長王武生,市商務局黨組副書記李曉東,市節會辦副主任張曉鵬;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劉元映、衡彬應邀出席開幕式。縣四大組織領導,各鄉鎮、縣直部門、駐縣單位和部分企業干部職工及群眾代表共計2000多人參加開幕式。

(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洪義講話)
王洪義在講話中指出,甘谷是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杰地靈、物華天寶,素有“華夏第一縣”之美譽。進入新時代,甘谷縣委、縣政府以打造“華夏第一縣”品牌為核心,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人文遺產、獨具風情的民俗文化,創新發展體制機制,加大投入保障力度,積極推進全域旅游,打造了一批獨具魅力的旅游景區景點,創作了一批根植本土的優秀藝術作品,培育了一批特色鮮明的文旅產業產品,文化旅游已成為促進甘谷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亮點、新業態、新動能。
王洪義強調,一年一度的大像山文化旅游節,是甘谷縣一張靚麗的文化旅游名片,連續多年列入“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文化旅游節”分項活動和全市“節會”系列活動之一,對于展示甘谷新形象、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文化軟實力,帶動甘谷乃至全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甘谷縣委、縣政府要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努力把這次旅游節辦成一次特色鮮明、影響廣泛、富有成效的盛會。同時,要把文化旅游業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作為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方面,著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順應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進一步拓寬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文化旅游的綜合效益,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慶元致辭)
張慶元在致辭中代表縣四大組織向蒞臨開幕式的各位領導和來賓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甘谷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甘谷歷史悠久,素有“華夏第一縣”之稱,是秦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為全國縣制肇始之地。甘谷人文薈萃,是孔門七十二賢人石作蜀、蜀漢大將軍姜維、清代翰林院侍讀學士鞏建豐等名人先賢的生息之地。甘谷文化厚重,先秦文化、兩漢文化、石窟文化、三國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輝映,大像山石窟、毛家坪遺址、姜維墓等各類文化遺存眾多,孕育發展了博大精深的古冀文明,凝聚形成了“崇文尚武、明禮重義、開放包容、敢為人先”的甘谷精神。
張慶元指出,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立足建設全國文化旅游名城,以國家4A級旅游景區大像山開發建設為龍頭,全方位挖掘歷史、人文、自然、旅游資源,先后完成了大像山文化主題公園、游客服務中心、尚都百匯仿古文化街等一大批文化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啟動了古坡草原、姜維墓景區開發建設,創作推出了《像山情》《椒鄉里的麻辣事》等文藝作品和《甘谷歷史文化大觀》《甘谷詩詞大觀》《甘谷石窟文化》等文化著作,其中秦腔現代劇《椒鄉里的麻辣事》被文化部確定為優秀調演劇目,將于今年6月29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公演。開發了以麻鞋、脊獸、剪紙、木雕、辣椒為代表的系列旅游商品,歷史文化資源所蘊含的潛能逐步得到釋放和升華,在較高層次上豐富和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推動了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張慶元強調,甘谷縣大像山文化旅游節是甘肅省第八屆“敦煌行·國際絲綢之路旅游節”的系列活動之一。甘谷縣將借助這個平臺和契機,進一步深入挖掘古冀特色文化,加快推進文化與旅游融合創新發展,努力把大像山文化旅游節辦成展示甘谷形象、宣傳甘谷文化、推介甘谷旅游的重要舉措,全力推動甘谷從文化旅游資源富集縣向文化旅游強縣邁進。同時,希望各位領導,各界朋友一如繼往關心、支持甘谷的建設和發展,多到甘谷指導工作、旅游觀光、投資興業,攜手開創甘谷更加美好的明天。

(副縣長牛武軍主持開幕式)
甘谷縣2018年大像山文化旅游節以“弘揚古冀文化、展示建設成就”為主題,5月18日至5月23日為期6天(四月初四日至初九日)。節會期間,將全方位、多層次組織開展“大美甘谷”文藝演出、甘谷歷代名人書畫展、“姜維杯”空竹藝術交流大會和全國武術之鄉武術交流大會等一系列文化活動,著力將節會打造成為加深友誼、共謀發展的紐帶和橋梁,進一步提升甘谷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助力全縣脫貧攻堅,助推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