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攜手甘谷發展,東麗區并沒有將“扶貧協作”簡單定義為“給錢給物”,而是在產業合作上堅持“所需”與“所能”相結合,“輸血”與“造血”并重的原則,因地制宜,突出精準,真幫實扶,不斷加快產業合作,推進幫扶項目建設,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攜手共同奔小康。

天津有資本、有技術、有市場,甘谷有產業、有生態、有勞動力,兩地優勢互補,在多個領域進行了深入合作,使扶貧協作工作真正落在了民生改善上。

日前,記者專門走訪了東麗區第一家援建的六峰鎮甘谷騰達扶貧車間,走進扶貧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在緊張而有序的趕制著一批訂單服裝。目前該車間共有80名貧困戶,每人每月按照計時或計件的方式可掙到1800元到2800元的工資。六峰鎮六峰村建檔立卡戶頡志菊一邊忙著手里的工作,一邊略帶笑容地向記者介紹自己家庭情況和在扶貧車間工作的情況。她說,“家里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顧,地里的農活也要干,這幾年沒辦法外出打工掙錢。天津東麗區在家門口幫扶建起了扶貧車間,我通過培訓掌握了技術,可以在扶貧車間上班了,每個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工資,增加了家庭收入。同時,我還可以照顧家庭,真是感受到了對口幫扶帶來的好處。”

針對六峰鎮很多貧困戶不能外出打工,尤其是一些婦女需要在家照顧家庭和土地,生活比較困難的情況,2018年東麗區創新幫扶方式,投入幫扶資金146萬元對六峰鎮原來的服裝扶貧車間進行了整體收購,專門吸納當地貧困戶婦女到扶貧車間打工賺取收入。

據了解,東麗區從扶貧協作資金中,專列420多萬元對甘谷縣運營情況好、帶富能力強的18家扶貧車間進行了整體收購,采取回購資產入股分紅的方式保證了村集體及個人的切身利益,實現了由“輸血”到“造血”的幫扶方式的轉變。東麗扶貧車間在甘谷縣成立以來,幫助當地農戶968人就地就近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70人。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