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道貫古今,化育天下。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我縣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自古就有尊師重教、興學育人的優良傳統。孔門七十二賢人石作蜀,不畏艱辛,就學孔門,學成歸里,開啟了甘谷縣興學育人的先河,影響和激勵了以麻盛、鞏建豐、王心如、宋子材等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甘谷兒女,許身杏壇,以校為家,以教為樂,為甘谷縣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彰顯了老一輩甘谷教育人扎根故土、情系教育、造福桑梓的高尚情懷和堅定信念。近年來,我們欣喜地看到,全縣廣大一線教師,以先輩為榜樣,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敢于迎難而上,善于創新思考,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實踐。他們用愛心育人,潤物無聲; 他們用智慧引導,為無數后輩成長掌燈。近期,縣融媒體中心與縣教育局聯合推出“春風化雨,愛心育人”部分初高中校校長訪談錄,力求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教學案例,勾勒出一個個誨人不倦、愛生如子的基層教師形象,希望能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帶來啟迪和欣喜。
春風化雨 愛心育人
全力辦好家門口的教育
——甘谷縣第四中學校長馮俊仁訪談錄

初夏時節,牡丹花開,草木滴翠,漫步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瑯瑯的讀書聲隨風入耳,意氣風發的學子隨處可見,漫步校園,駐足細賞,只見綠樹成蔭,百花斗艷,教學樓、綜合樓、功能室等現代化的基礎設施裝點著宜學宜教的育人環境,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學校先后榮獲“甘肅省普通高中特色實驗學校”、陜西師范大學“優秀實習基地”、天水市“文明單位”、縣“先進學校”等多項殊榮。2019年高考二本上線341人,較2018年凈增131人,其中藝術類考生一本上線28人,音樂考生張文娜專業成績位列全省第一。

在談到學校基本情況時,馮俊仁說,我們學校創辦于1970年,2005年由完全中學晉升為高級中學。學校占地51.2畝,校舍建筑面積18475平方米,現有學生2856人,教職工203人。

在談到四中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思路時說,馮俊仁說,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是“讓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我”。管理思路是“守初心、擔責任、抓管理、促規范、提質量、保平安”。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根據四中實際情況,在廣泛征求廣大師生意見的基礎上,我校擬定“厚德修身、博學篤進”的校訓;“立志立德、立功立言”的校風;“勤奮自勉、思辨精進”的教風。我們樹立三年一盤棋的思想和分階段育人目標:高一抓銜接,重基礎,培養學習品質,做合格四中人,突出養成教育;高二抓課堂,重互動,提高學習能力,做成熟四中人,突出責任與義務;高三抓階段,重效率,保證學習質量,做優秀四中人,突出理想與前途。

馮俊仁說,我們學校對教師提出十個要求:1.當堂目標時刻清晰。2.教學環節設計巧妙。3.進入課堂面帶微笑。4.語言行為力求規范。5.學生發言傾聽細察。6.引領全體廣泛參與。7.綜合評價多元并重。8.突發事件冷靜處理。9.作業設計凸顯差異。10.課后反思及時跟進。這些要求具體詳盡,操作性強,教師踐行熱情高、工作實、效果好。

馮俊仁說,學校對學生提出十個要求:1.勤于預習。2.敏于傾聽。3.精于思考。4.敢于質疑。5.善于請教。6.誠于幫助。7.樂于合作。8.長于展示。9.勇于拓展。10.求于創新。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督促學生樹立“自尊、自信、自省、自強、自律、自愛”的六自意識,以“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游覽之禮、儀式之禮”的八禮規范和引領學生的成長。

高考已經臨近,高考也是社會特別關心關注的話題,馮俊仁在談到學校高考備考工作時說,為實現奮斗目標,我們全校師生共識共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堅持目標導向,以高考目標引領高三備考。二是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三是加強勵志教育,激發學生的備考熱情和信心。四是因材施教,采用個別輔導、集體補課,分類指導等方式。五是抓好訓練工作。六是抓好課堂教學,向課堂要效率。七是集思廣益,注重高考信息、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八是做好與兄弟學校的交流,向兄弟學校學習、取好經。九是做好學生的心理調適。特邀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李一教授對高三學生進行專題心理講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是加強家校聯系,爭取家長、社會的廣泛支持,實現平安備考、和諧備考。

在談到學校未來教育的展望和設想時,馮俊仁說,我們的目標是:通過一年的努力,改變校風、教風、學風,使學校各項工作規范化;通過三年的時間,奮起直追,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縮小與兄弟學校間的差距;通過五年的奮斗,學校面貌有較大改觀,爭取創建天水市市級示范校。我們深信,在甘谷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甘谷縣委教育工委的正確指導下,有磐安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師生同心同德的奮力拼搏,甘谷四中一定會迎來燦爛輝煌的明天。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