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是早春地膜馬鈴薯已到收獲季節,在甘谷縣馬鈴薯種植基地農戶們正忙著采收。
茍寶定是甘谷縣新興鎮茍家村村民,今年他家種了1畝早春馬鈴薯,趁著這兩天價格好,一大早就和家人過來忙著采收馬鈴薯了。他告訴記者,一分地能收入三四百塊錢,現在收的九毛,洋芋種的也好著呢,收購土豆的地方離這里也近,很方便。

新興鎮茍家村現有農戶56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49戶,這幾年村上大力鼓勵村民調整產業結構種植土豆等經濟作物,今年戶平均種植土豆一畝左右,光土豆就給村上百姓帶來近兩百萬的收入,土“洋芋”變身“致富薯”,現已發展成為貧困戶增收的新渠道。
茍家村黨支部書記茍連存告訴記者,截止目前的行情畝產能達到三千到四千元,現在土豆產業已經成為我們茍家莊一個穩定的增產增收的產業,為脫貧致富,精準脫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甘谷縣地膜馬鈴薯基地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產地,地膜馬鈴薯被認證為綠色食品,注冊了“雒家”商標。今年甘谷縣早春地膜馬鈴薯種植涉及渭河川道區新興鎮、大像山鎮、六峰鎮、磐安鎮、謝家灣鄉等八個鄉鎮的60余村,早春地膜馬鈴薯種植已形成了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組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產業化發展格局,成為帶動渭河川道區農業農村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之一。
甘谷縣蔬菜辦主任金菊琴說,我們主要從內蒙,陜西等地引進抗旱抗病性強,優質豐產的早大白,226,光星2號等新品種,目前喜獲豐收已陸續上市,平均畝產達3500公斤,產品遠銷蘭州西安西寧等地。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