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縣委副書記、縣長吳健主持召開甘谷縣人民政府第四十八次常務會議。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馮全敬,副縣長牛武軍、許維正、李蘭平、杜興出席會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曉濤、縣政協副主席蔣文列席會議。
會前集體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二、三編。會議聽取了元至六月全縣信訪工作和關于防汛救災工作情況匯報,研究了全縣鄉鎮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清單(第一批)和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政務服務事項目錄(第二批)事宜,討論了《甘谷縣物業管理實施辦法》和《甘谷縣普速鐵路安全隱患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研究了部分村民委員會及自然村更名事宜。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各鄉鎮、各部門共同努力、密切配合,依法依規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訪突出問題,全縣信訪形勢相對穩定。各鄉鎮、各部門一定要提高思想認識、消除麻痹思想,進一步強化穩控措施、完善處置預案,絕不能出現失管失控、進京非訪的情況。要推動信訪工作重心下移,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認真排查因土地流轉、征地拆遷、補償安置、道路硬化、城鄉建設、物業管理等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防止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把個體問題拖成群體問題,切實把矛盾隱患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會議要求,今年進入汛期以來,冰雹、雷電、暴雨等極端天氣易發頻發,特別當前已進入主汛期,防汛減災工作壓力將進一步增加。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始終把防汛減災工作擺在當前工作的突出位置,時刻繃緊防汛這根弦,靠實工作責任,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抓好防汛減災工作,確保全縣汛期安全。要深入排查治理隱患,重點圍繞河道沿線、地質疏松區域以及受洪澇地質災害威脅的村莊、學校、集市等人員密集場所,全面開展隱患排查。對排摸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立即組織人員、調動機械,全力搶修搶治。要強化監測預報預警,針對地質災害易發多發的問題,加強對氣象預報、山洪預警、地質災害監測等資料的收集掌握,強化綜合分析研判,采取提前遷移、疏浚清淤、加固堤防等措施,排除和降低山洪風險。要健全完善應急預案,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預案,必要時組織群眾進行應急演練,確保一旦發生險情,搶險救災工作能夠有序進行,要備足備齊防汛搶險和救災物資,確保一遇險情,能夠及時拿得出、用得上。各防汛減災成員單位要落實好防汛搶險隊伍、車輛、工程機械和臨時發電、通訊等設備,隨時做好搶險救災準備。要嚴格落實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密切監測雨情汛情,及時預警搶險,跟蹤掌握災情,切實做好信息報送、應急處置等工作。
會議強調,“放管服”改革實施5年多來,各鄉鎮、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深入推進“四辦改革”,著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努力提升服務水平,有效解決了群眾辦事難、辦事慢等問題。58項鄉鎮公共服務事項,是鄉鎮承接的首批公共服務事項,各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幫助鄉鎮完善制定相應的辦事指南,規范工作流程;各鄉鎮要對這58項公共服務事項確定專人負責,及時向群眾公布,切實方便群眾辦事。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政務服務的14項事項,各相關單位要嚴格執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服務,在群眾選擇用承諾書代替的情況下,決不能以任何理由向群眾變相索要相關證明材料,著力解決好“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等問題。
會議要求,《甘谷縣物業管理實施辦法》是進一步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的一份規范性文件,縣住房建設事務服務中心要繼續參照相關法律法規,對文件再作進一步修改完善,做到每一條每一項合法合規、有據可循。各相關單位要全力配合,按照各自工作職責做好服務管理工作。縣司法局要按照規定和程序在合法性審查的基礎上做好報送備案工作,確保文件合法適當。
會議強調,各相關鄉鎮和責任部門要引起高度重視,切實扛起鐵路隱患綜合治理工作責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下大力氣抓好隱患排查治理,全力確保鐵路行車安全。相關鄉鎮要扛起主體責任,相關部門要扛牢監管責任,按照屬地原則,對排查出的隱患點,制定推進方案,建立任務清單,強化整改措施,持續發力、全面整治,依法依規有序推進境內普速鐵路沿線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各相關部門之間,部門和鄉鎮之間要加強協作配合,建立健全日常管理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定期溝通交流情況,合力推進隱患排查治理,扎實深入開展鐵路沿線安全隱患綜合整治工作,全力確保鐵路安全。要充分利用電視、微信公眾號等媒介,采取多種方式,深入開展鐵路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鐵路沿線群眾安全意識,為鐵路的安全運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