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9日,雖然正值寒冬時節,而在安遠鎮鞏川村設施櫻桃示范園區大棚內,櫻桃花競相綻放,一簇簇潔白的花朵掛滿枝頭,果農正忙著給櫻桃樹疏花澆水,以保證果實生長發育正常,確保大棚櫻桃豐產豐收,大棚里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櫻桃大棚負責人曲義平說,大棚里移種的櫻桃品種是“早美”,屬于早熟樹種,不同以往的苗木栽種,引種的櫻桃樹都是成年大樹。占地42畝的5座溫控大棚去年已經掛果,初步實現收益,如果田間管理得當,這茬櫻桃最早的可以在正月底上市,市場銷量好、價格高。二期占地30畝的4座溫控大棚已完成了苗木栽植,明年就能結果了。

鞏川村大棚櫻桃的種植,是鞏川村創新發展模式,增加集體經濟增收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拓寬村民增收渠道的重要途徑。農業種植模式的轉變,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通過土地入股、利用村集體資金,成立聚合社等方式,盤活了資金,建起了櫻桃溫控大棚,讓村民們有了工資、租金、分紅等多渠道的收入,為村民增收推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很自豪能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交匯點上,團結帶領黨員和群眾奮斗在脫貧攻堅的最前沿,用擔當詮釋初心,用實干踐行使命。”安遠鎮鞏川村黨支部書記張新興介紹說,近年來,全村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以中央黨費扶持村集體發展項目為契機,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大棚櫻桃的種植,只是鞏川村支部領辦合作社+產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的一小部分。目前,已建成占地72畝的9座設施櫻桃大棚,占地60畝的6座蜜桃大棚,占地15畝的15座食用菌大棚,帶動附近建檔立卡戶120余人就地就業,產業收益每年向我村固定分紅6.8萬元,為發展壯大產業,促進貧困戶穩定脫貧、持續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正實現了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農民富在產業鏈。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