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引領風帆勁 砥礪奮進譜華章
——甘谷縣2020年組織工作綜述

2020年,全縣組織工作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定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真抓實干,篤定前行,用忠誠擔當續寫組織工作的嶄新篇章,用實際行動凝聚起甘谷發展的奮進力量。

防控疫情 構筑安全屏障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甘谷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以“戰時措施”動員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奮勇抗“疫”,及時發出《關于在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緊急通知》,第一時間下撥黨費32萬元,跟進選派1059名機關黨員干部到社區和企業擔任疫情防控員,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聞令而動,迅速響應,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戰時狀態”,讓一面面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全縣900多個基層黨組織、一萬余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組建黨員突擊隊435支、設立黨員示范崗817個,劃分黨員責任區1269個,動員社會捐款83.4萬元,捐助物資折合77.74萬元,這是全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的一份紅色答卷,也是全縣組織工作堅決服從服務大局的一個生動縮影。廣大群眾真切地感受到,這個冬天并不“寒冷”,因為有黨員在身邊、有黨的溫暖在心間。

深學細悟 筑牢思想根基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甘谷縣牢牢把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線,持續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縣委主要領導“頭雁”領航、以身作則,常委會班子帶頭示范、以上率下,各級黨組織健全完善中心組理論學習、基層黨組織集中學習等制度,以抓實抓長促常學常新。
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把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教育培訓的主業主課,采取領導授課、個人自學、交流研討等形式,舉辦全縣科級干部十九屆四中全會輪訓班、“兩新”組織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等專題培訓班12期,培訓各級黨員干部2100余人次,督促縣鄉干部積極參加省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網絡教育培訓班。積極開展“走出去”培訓,選派153名干部分別到全國組干學院、浙江大學、甘肅省社會主義學院等培訓機構研修學習,全年培訓黨員干部4.4萬人次,通過舉辦各級各類培訓、參加上級調訓輪訓、開展應知應會知識測試等方式,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化水平。
在此基礎上,我們廣泛開展緬懷先烈、重溫誓詞、先鋒展播、“初心‧朗讀”、重走長征路等活動,制作精品黨課廣泛宣傳抗疫英雄盧強同志先進事跡,策劃拍攝的《筑夢十八拍》專題教育片榮獲全市二等獎。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表示,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活動,進一步加深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和理解,事業情懷為民情懷更濃了,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更足了。

提質增效 建強戰斗堡壘
農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如今啊,工夫都花在農田里,架豆王長不好都難。黨組織為咱找出路,只要肯干,土里能生金,”磐安鎮西坪村村民說。
2020年,甘谷縣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不斷深化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全域化推進“四抓兩整治”,統籌推動基層黨建提質增效、全面過硬。公開選聘專職化村黨組織書記138名、大學生村文書205名,365個行政村實現“一肩挑”,全員輪訓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堅持每月設計一個主題、全縣統一開展“主題黨日”。在“甘肅黨建”信息化平臺率先建成甘谷縣平臺,黨員大會、支委會開展率和錄入率均在99%以上。啟動實施“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鄉創建工程,表彰命名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示范點31個、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53個。認真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促1.9萬余名黨員簽訂了不信教參教承諾書。積極穩妥推進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全縣村干部平均年齡從換屆前的39.7歲下降到34歲,高中及以上學歷全覆蓋,實現了村干部隊伍年齡、學歷、結構“一降一升一優”。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的“兩保障一增長”機制,深入實施村社區活動場所“提升達標”工程,新改擴建村級活動場所25個。村組干部報酬和村級辦公經費穩步提高,村社區干部普遍感到黨更重視基層了,干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
統籌推動各領域黨建提質增效,在機關,理順9個部門單位黨組織隸屬關系,大力實施“組織爭先進、黨員爭先鋒”行動,著力破解“燈下黑”和“兩張皮”問題。在城市,公開選聘專職社區工作者68名,在強化工作力量的基礎上持續鞏固深化“大黨委”工作格局,推動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融合發展。在“兩新”組織,深入開展“雙找雙培”計劃,支持黨建經費25萬元,剔除“影子公司”“空殼企業”11家,一項項硬核舉措,見證著基層黨建的新提升。
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持續推行“縣級領導干部包鄉抓村、駐村工作隊幫扶貧困村、幫扶責任人聯系貧困戶”的三級幫扶體系,15個鄉鎮195個貧困村35801戶貧困戶實現幫扶力量全覆蓋,形成了全員攻堅、盡銳出戰的大扶貧格局。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法寶利器,注重加強農村產業黨組織建設,推動形成“黨組織+合作社+農戶”“黨支部+扶貧車間”等模式,重點扶持42個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形成以點帶面示范效應,村級黨組織實現了“有錢辦事”。

選賢任能 鍛造過硬隊伍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選干部、配班子、強隊伍,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地推動事業發展。
導向正,則干勁足。始終堅持好干部標準,牢固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注重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疫情防控、項目建設等一線選拔使用干部,及時把政治過硬、堪當重任的優秀干部選拔到領導班子中,先后擇優入編項目人員13人、提拔重用129人、晉升職級190人,使各級班子成為帶領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引領發展的堅強保障。深入實施容錯糾錯、誣告澄清、問責追責、表彰獎勵、關心關愛等五項措施,積極選樹擔當作為先進典型,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作為的干部撐腰鼓勁,推動形成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的“兩個擔當”良性互動機制。
風氣正,則心氣順。聚焦作風靶位,持續深化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監督,扎實推進干部政治監督、擔當作為監督、日常細微管理監督,尤其是加強對關鍵崗位干部和“一把手”的監督,積極維護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堅持從嚴監督管理。不以信任代替監督,組織談心談話800余人次、提醒函詢誡勉48名、開展離任經濟責任審計39人,收繳出國(境)證件11本。
后勁足,則發展遠。新時代需要更多優秀年輕干部,為此,甘谷縣深入實施年輕干部“蹲苗”計劃,建立優秀年輕干部動態管理庫,大力開展年輕干部“傳幫帶”活動,舉辦為期一月的優秀年輕干部培訓班,為28名新入職干部確定政治導師和業務導師,以“師帶徒”形式幫助年輕干部快速成長。選派10名工作能力突出、作風扎實的90后副科級干部,到脫貧攻堅一線進行實踐鍛煉,充分激發年輕干部潛力,增強工作本領。

招賢攬才 激發發展活力
人才聚,百業興。始終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以高層次人才引進為突破,堅持引育并重、管用結合,全面加強人才工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頭活水”和智力支撐。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現在名醫到了家門口,看病太方便啦。”一名正在排隊等候尉萬春博士診治的患者如是說。尉萬春博士是甘谷引進的首位博士后出站醫生,醫德高尚,技術精湛,日接診患者50人次以上。甘谷縣針對教育衛生、住建規劃、旅游水利等專業緊缺的實際,面向“雙一流”高校畢業生開展招聘,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引進急需緊缺人才27名,招錄全日制本科以上公務員12名、選調生7名,有效緩解了部分領域人才短缺問題。制定全縣2020—2023年鄉土人才選拔培養管理辦法,評定鄉土人才120名。依托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選派25名黨政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到天津東麗區掛職鍛煉,協調28名天津援甘人才與教育、衛生、農業等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結成幫帶關系。同時,著眼服務管理,釋放人才活力。健全完善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競爭機制,整合政府部門、市場資源、社會力量等各方面優勢,為人才提供專業化服務,最大限度把廣大人才的奮斗精神、創造活力激發出來。

回望2020年,一組組鮮活的數字,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展現著組織工作累累碩果,鼓舞著各級干部拳拳志氣。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站在這一重要歷史節點,全縣組織工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砥礪奮進不忘初心,只爭朝夕不負使命,努力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