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是一篇充滿真理力量的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為我們立足新起點、奮進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甘谷縣堅持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認真念好學、講、練、做“四字訣”,著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創新形式“學”,全面掀起學習貫徹新熱潮
按照中央和省、市、縣委安排,精心組織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實時收看“七一”慶祝大會,第一時間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凝聚起全縣各行業、各領域、各系統站在新起點、擔負新使命、邁向新征程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七一”慶祝大會結束后,縣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緊扣學習宣傳貫徹要求,對標對表,統籌謀劃,認真制定方案,按照“以上率下、上下聯動、示范帶動、梯次推進”思路辦法,確保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特色。
縣委常委會切實發揮“頭雁”效應,利用理論學習中心組先學一步、學深一層,舉辦縣級領導干部專題讀書班,讓大家集中精力,沉下心來,認認真真學思想、悟原理,交流心得、碰撞思想,相互啟發、凝聚共識,真正掌握精髓要義、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論素養。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迅速行動、全面動員,認真謀劃、精心準備,結合理論學習中心組、主題黨日、“三會一課”、工作例會,采取“集中學、專題學、自主學、研討學、互動學”等靈活方式“學”,定時間、定內容、定目標,全面、系統、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真正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廣大黨員干部通過個人自學、集體研學、交流研討等形式,原原本本學、逐字逐句學、聯系實際學,“深受鼓舞,及時解渴”成為他們的精神共鳴,“斗志昂揚,受益良多”成為他們的共同體悟。截至目前,全縣累計舉辦專題讀書班94期,舉行誦讀會、分享會、研討會等專題交流120余次,全面掀起了學習貫徹“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新熱潮。

統籌安排“講”,全面推動重要講話精神入腦入心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是抓實抓細黨史學習教育的一項重要核心內容,縣委統籌安排部署,定目標、列計劃、排時限、靠責任、抓落實,全面推動重要講話精神入腦入心。縣級領導干部走進分管領域、部門單位、包抓聯系點,各級黨組織書記在本系統、本領域、本部門講黨課,以百年黨史和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主題,結合各自分管工作,精心講授專題黨課,與基層干部群眾一道談體會、講認識、找差距、理思路,讓“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更接“地”氣。從全縣抽調15名優秀歷史及思政課教師,與5名縣委黨校講師分組搭配,組成縣委宣講團、“歷史課教師”宣講團等力量,堅持以上率下、面向基層、廣泛覆蓋、講求實效原則,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專題宣講。從各行業、各領域遴選專家學者、烈士親友、英模人物、“兩優一先”獲得者、最美人物、勞動模范、道德模范、“五老”、優秀青年代表等先進典型40余人組建先進典型宣講團,走進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村委社區,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講述所經歷的黨史、革命史、奮斗史,全面展現我縣在改革發展穩定中取得的顯著成就,切實凝聚全縣人民起航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村村響”大喇叭,讓“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利用流動小課堂、遠教小課堂、農家小課堂、掌上小課堂“四小課堂”,把“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送到了群眾心坎上。7月2日,古坡鎮大卜峪村黨支部書記牛鵬舉將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侃侃道來,字字鏗鏘、句句振奮,黨員群眾們或凝神聆聽,或感悟交流!案邩侨f丈平地起,盤龍臥虎高山頂……”7月8日早上8點10分,《高樓萬丈平地起》在西坪鎮響起,歌聲之后,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史紅色故事等學習內容在山村的上空飄揚,豐富多彩的廣播節目飛入田間地頭和農家院落,入腦入心的黨史學習教育已經成了人們最習以為常的“陪伴”。7月15日,在磐安鎮石家莊村口的老柳樹下,又一場“農家小課堂”開課了,村干部茍小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接地氣的方式為現場群眾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當講到“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的時候,村民們感慨萬分,大家紛紛打開話匣子憶往昔、看今朝,對以后的日子充滿信心。
截至目前,全縣累計講授黨課1668場次,舉辦各級專題宣講700余場(次),觀看宣講報告會、專題講座10余次,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如春雨浸潤著廣大黨員干群的心,大家在學思踐悟中凝聚起了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昂揚斗志。

立足崗位“練”,全面提升履職盡責能力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期,各鄉鎮著眼做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提升鄉村干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著力建設一支開口能講、俯身能干的高素質鄉村干部隊伍,保障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落地落實,開展了鄉村干部“崗位練兵”系列活動。
8月20日,八里灣鎮組織全鎮科級領導干部及各村干部80余人在八里灣村黨支部現場模擬了一次“支委會”和“黨員大會”,以真學促實干,全方位提升鄉村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為服務保障中心工作提供堅強組織保障。與會村干部代表圍繞基層黨建、產業發展、為民服務、基層治理等工作進行了現場交流發言,大家表示要以此次“崗位練兵”活動為契機,壓擔子、想辦法,撲下身子、干出樣子,在推進鄉村振興中擔當作為、貢獻力量。8月21日,磐安鎮聚焦當前重點工作,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綜合運用講授和研討模式,組織鄉村干部、業務能手上講臺、進課堂,結合各自工作實際,言傳身教、現身說法,開展政策解讀、經驗交流,全面提升鄉村干部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基層黨建、疫苗接種、環境衛生治理、“兩費”收繳等各項工作的能力水平。
此次“崗位練兵”活動計劃利用1個月的時間,組織廣大鄉村干部從深入政策理論學習、著力提升業務水平、著眼提高服務質量、注重錘煉過硬作風等四個方面集中開展,目前,其他鄉鎮正在有力有序開展中。

聯系實際“做”,全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重中之重,緊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出行、就醫、就業、入園、上學、住房、養老、辦事、收入和居住環境等方面“急難愁盼”問題,全力以赴辦實事、解難題,疏堵點、治痛點。針對城區基礎設施薄弱,承載能力不足等問題,開工建設了像山路提升改造等4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針對路網結構不完善、群眾出行難的問題,自加壓力新建新安大道(一期)等225公里道路建設項目。針對公共文化中心面積小,覆蓋面不夠高的問題,實施“三館合一”新建工程(縣博物館、檔案館、紅軍長征紀念館)和10個“一村一場”農民健身場建設。針對住校學生多,吃飯住宿難的問題,落實了六中3號宿舍樓、食堂改擴建等9個教育教學項目。針對城區幼兒“入園難”的問題,新建公立幼兒園2個,新增園位1000個以上。針對公共醫療服務保障能力有短板的問題,開工新建縣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3個醫療衛生類項目,特別是按照平戰結合、填平補齊的原則,在縣醫院建成獨立的傳染病區,達到呼吸道傳染病病人收治條件。針對群眾用水需求增大,季節性供水緊張等問題,建設引洮供水二期配套水廠1處,農村供水水源保障工程3個。針對老舊小區居住環境差的問題,實施了14棟老舊小區和120戶棚戶區改造項目。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創業資金短缺的問題,落實就業補助資金1600萬元,引導170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這些民生項目工程的落地實施,將極大緩解群眾“入園難”“上學難”“就醫難”“出行難”“居住難”等問題。

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緊密聯系工作實際,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把群眾的點滴小事辦成實事好事,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檢察建議來幫忙、追贓破案贏民心、道路硬化增收入、義診活動送溫暖、郵政服務到家門、“證照分離”促發展、“愛心驛站”暖人心、千里抓捕27年逃犯、“甘豫”奉獻點亮萬家燈火……一樁樁、一件件民生實事的開展都是全縣各級黨組織深學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篤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縮影。截至目前,縣級確定“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30項,已完成9項;縣級領導干部計劃幫辦實事124件,已完成72件;鄉鎮及縣直部門已完成幫辦實事1050件;黨員干部崗位建功、志愿服務已完成幫辦實事4322件。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