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捕手”背后的英雄故事
——記甘谷縣疾控中心PCR實驗室檢測員的工作日常

在甘谷縣疾控中心有這樣一群核酸檢測“幕后英雄”,他們離危險最近,他們加班加點超負荷運轉,只為能全力以赴快速精確完成核酸檢測任務,為疫情防控提供“最強保障”。
在常人看來,前往采樣點采樣,等待核酸檢測結果,便完成了整個核算檢測,大家看不到的是,采樣標本轉運至PCR實驗室后,檢測人員身著防護服,手持加樣槍,從試劑瓶抽取、混合到孔板、上機檢測、結果分析等環節,這些規范動作每天都要重復十幾個小時。

甘谷縣疾控中心檢驗科科長陳新艷說,甘谷疾控中心PCR實驗室共有工作人員9人,自疫情發生以來,分4組24小時不停歇工作,最大日檢測量1056管、1萬余人份。
核酸檢測是一項對體力、意志力的重大考驗。每一臺24小時運轉的儀器都離不開檢測員的精準操作,而陪伴他們的只有蒼白的燈光、儀器設備的蜂鳴聲和寂靜的寒夜。疫情發生至今,核酸檢測組工作人員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不曾退縮,也不曾回家。

甘谷縣疾控中心副主任高富平說,甘谷縣疾控中心PCR實驗室承擔著全縣重點人群的核酸檢測任務,具體包括集中隔離的密切接觸、次密切接觸者、紅碼人員、入境人員、居家隔離和居家健康監測的風險城市漫入人員、醫護人員、車站工作人員、食品從業人員等,工作任務重,風險等級高,截至11月15日已完成核酸檢測8.2萬余份。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