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辛鎮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有力有序推動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力爭年內20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達到3萬元以上,其中15個行政村達到5萬元以上。
盤活資源壯大村集體收入。堅持以村集體所有為主體,對各村集體閑置土地、房屋、車輛、水井等資產資源進行清理、造冊登記,采取承包、租賃、入股分紅等方式盤活資源,為村集體經濟擴大增收來源。一是陳莊、寨子、上街、下街、尉坪5村充分利用高標準農田12口機井收取服務費積累村集體集體經濟;二是陳莊、寨子村利用現有村集體資產將打造以餐飲住宿為一體的果品交易市場收取服務費發展村集體經濟;三是上街村將閑置用房租賃給就業幫扶車間,收取租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實施項目帶動村集體增收。一是依托鎮域文化資源,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啟動實施陳莊村推動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項目,在陳莊、上街兩村打造集黨群服務、紅色教育、旅游接待、特產展銷為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積極發展紅色旅游,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二是繼續管好用好尉坪、李門、下街、馮山4村170萬元黨費扶持項目資金,堅持每年簽訂一次合同,加強合作社日常監管,保障如期實現分紅。三是尉坪村依托易地搬遷后續產業扶持項目新建四季大棚5座、新建玫瑰育苗棚1座、集雨池建設項目等,預計可為村集體創收10萬元以上。

利用耕地促進村集體發展。一是大力推進撂荒地整治,依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在河溝、馬坡、董渠、楊灣、李門等5村種植玉米10000畝,通過與天水鴻康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協議,采取訂單式種植模式,把農民增收和集體增效結合起來,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二是充分利用南北兩山產業布局,在馮山、賈山、水泉灣、倪山等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積極引進專業合作社,由黨支部向合作社收取綜合服務費積累村集體經濟。三是在村集體經濟薄弱的董峴、柏林、徐坡、馬坡等村,加強土地流轉力度,通過村集體自種中藥材、玉米、胡麻、辣椒等經濟作物,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確保每村收益5萬元以上。

壯大產業激發內生動力。一是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布局要求,全力打造“兩椒一果一藥一菜”鎮域特色產業,大力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通過產業帶動、資產經營、項目扶持,培植企業,引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繼續扶持豐晟、玉順、邦杰林豐、賈山滿天紅和寶泉食品廠等新型示范社。二是推廣種植馬鈴薯、辣椒、黑梨等地域特色農產品,擦亮“禮辛黑梨”品牌,大力發展甘味農產品5000畝,馮山高山櫻桃200畝,在尉坪、下街等村種植辣椒1200畝。三是持續擴大南北兩山黃芪、黃芩、黨參等中藥材和萬壽菊種植面積,力爭突破10000畝,使特色種植成為帶動群眾增產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渠道,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