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西坪鎮位于甘谷縣東北部,距縣城45公里,轄區面積103.2平方公里。境內水源豐富,交通便利,是國家一級文物人面鯢魚瓶出土之鎮,西小河發源地。全鎮共轄21個行政村120個村民小組154個自然村,有3926戶17125人;全鎮共有耕地面積77387.31畝,林地面積31000畝,農作物主要以小麥、馬鈴薯、玉米為主;林果業主要以花椒、蘋果為主,其中花椒30000余畝、蘋果20000余畝,果園面積人均達2畝以上。曾經的西坪鎮交通閉塞、經濟落后,怎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領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成為讓鎮黨委頭疼的一件大事。如今,通過發展股份合作經濟,引進合作社,積極爭取項目支持,多措并舉,壯大各村集體經濟收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近年來,西坪鎮強化黨建引領,始終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促進農民增收、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水平的一項重要措施,狠抓不放。下大氣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培育、公共服務三大提升工程,全鎮的村級集體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村級組織“無錢辦事”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鄉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基礎設施大為改善,產業發展初具規模,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健全機制 夯實責任
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一,往什么方向發展,怎么發展,如何增加村民收入,是鎮黨委、鎮政府面臨的一道難題。西坪鎮黨委、鎮政府領導班子及時召開會議研究商討如何發展壯大各村集體經濟,通過與各村黨支部簽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目標管理責任書》,并明確了各級的責任和獎懲措施。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納入村干部工作實績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并與村干部報酬掛鉤,實行獎懲責任制。同時鎮上召開專題黨委會,針對各村村情,逐村分析研究,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制定了各村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措施!耙郧安欢趺锤慵w經濟,投入時間、金錢,往往都打了水漂,群眾也不領情,現在有了規劃指導,根據村里的實際情況,一步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收入,村干部們有了工作的干勁,群眾也有了增收的信心”馮寨村支部書記毛振中說。

開闊思路 選準路子
鎮黨委、鎮政府按照“定一個好規劃,找一條好路子,富一方群眾,活一方經濟”的“四一”發展思路和“一村一品”的特色經濟發展模式。充分依靠各村自然資源優勢,因村制宜,建設特色產業村,實現農村經濟由傳統數量型向特色質量型的轉變。馮寨和上硬王等村以蘋果、花椒種植為主導產業,通過引進新品種,擴大果椒種植面積,邀請縣農業局和果業局農技人員舉辦果樹修剪培訓等方式,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加群眾收入;石坪村黨支部緊扣村情實際,圍繞特色產業做文章,在中車集團的幫扶下,形成“企業幫扶+扶貧車間+貧困戶”的合作模式,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防止返貧致貧;引進甘谷縣鴻峰果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股份合作經濟,鼓勵農戶以資源、土地、資金等入股,通過經營分紅促進農民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西坪鎮發揮特色優勢,不斷拓寬各村的發展領域,形成各具特色的經濟發展路子,使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

摸清底數 盤活資產
心中有本賬,發展不慌張,西坪鎮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到各自負責聯系包抓的村,對可供開發的村級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全面清查,摸清底數建立臺賬。通過賬面核對清查資金,摸清村級現有存量資金、負債情況;對村級資產的全面清查主要通過摸清村級擁有的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通過摸清村級擁有的耕地、林地、荒地、集體建設用地等具有發展條件的各種資源,發展特色產業。通過摸清底數,盤活資源,將村上擁有的鏟車、農用機械和閑置土地等集體資產向外出租,取得租賃收入,增加村集體經濟積累。同時,與農戶商議,把零星分散的承包地折算成村民股份,轉化成村里的集體產權,由村集體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科學開發、持續利用,村民以土地入股并享受分紅,最大限度盤活閑置資源,帶領村民增收致富!澳昙壌罅朔N不動地了,但是舍不得讓地變荒涼,現在通過土地出租,不僅可以讓荒廢的地重新利用起來,還可以從中獲得收入,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灣兒河村村民王跟保說。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