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甘谷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嚴格落實省市縣糧食安全生產各項安排部署,聚焦重點區域,緊盯主要品種,強化糧食生產,重點在我縣大豆和玉米種植主產區,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建設一批大豆―玉米帶狀種復合植示范片帶,帶動大面積均衡發展,實現穩產高產、節本提質增效。

2022年重點在安遠鎮、八里灣鎮、大莊鎮等6鄉鎮,依托1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股份經濟合作社,建設15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片帶。其中千畝示范點3個,500畝示范點12個,利用全膜雙壟溝播技術,重點推廣“4+2”或“2+2”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通過縮株距、增密度,充分保障種植密度,確保穩產高效。
一是機械化耕作。縣農機中心定點向2個合作社投放了電動手扶式大豆玉米一體化播種機、玉米大豆旋耕施肥鋪膜覆土一體化播種機等農機具43臺套, 利用拖拉機、旋耕機、覆膜機等大型農業機械,通過機械化耕作,改變了農業生產方式,解決了地“誰來種”的難題。項目示范區實現全程機械化種植。
二是規模化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獲得較多的土地經營權,將農戶閑散的耕地租賃過來集中耕種,實現規模化生產。將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膜雙壟溝播和農機具有機融合,最大限度實現技術輕簡化和生產機械化,實現縣域內規模化種植技術模式相對統一。

三是一對一培訓。在每個種植示范點,機與技相結合,“一對一”培訓。農機中心技術人員就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具的操作方法進行了現場演示,農技中心技術人員圍繞栽培技術、農機要求、良種良法等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關鍵技術展開培訓,講授糧食綠色增產增效適用技術,引導糧農科技興糧,提升糧食綜合產能。
下一步,將加強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病蟲害綜合防控和田間管理措施,確保新型經營主體會種田、種好田,總結各示范點的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強化宣傳報道,營造濃厚氛圍,在全縣上下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強大合力,實現復合種植的穩產高產,為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