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振興,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法寶。連日來,甘谷縣禮辛鎮搶抓因疫情而延誤的農時,對轄區內各項產業進行集中管理,為實現產業振興積蓄力量。

每年的五到七月,是甘谷縣禮辛鎮北山片區中藥材地里除草的時節。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除草工作延遲了一段時間。隨著生產的恢復,玉順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的工人們也抓緊時間進行田間管理。
甘谷縣玉順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敬文說,種植藥材1000余畝,有黨參、黃芪、黃芩等,現在主要是進行除草、完了以后就是病蟲害防治。

禮辛鎮南、北兩山片區氣候溫涼,適宜中藥材生長,近年來,該鎮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在區域內種植黃芩、黃芪、黨參等中藥材,目前已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7000余畝,為沿線群眾增加收入闖出了新路。
甘谷縣禮辛鎮南山片區片長陳金鳳說,禮辛鎮南北兩山片區中藥材種植基地已成為我縣最主要中藥材產地,全年中藥材產量達1000噸左右,預計產值800多萬元,帶動10村1000多人實現就地就業。

同時,該鎮還積極推動旱作農業發展,通過“農戶+公司”訂單式種植,在北山河溝、馬坡、董渠等5個行政村區域內,實施了萬畝玉米套黃豆帶狀種植,該區域預計年總產5000噸,玉米年銷售收入將達1200多萬元,將為每戶農戶帶來1萬余元的收入。截至目前,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布局,禮辛鎮已逐步形成沿川村以蘋果、蔬菜為主,南北兩山淺山區以花椒為主,高山區以中藥材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

甘谷縣禮辛鎮副鎮長金鑫說,目前,全鎮種植蘋果7500畝,辣椒達8000畝,花椒8000畝,中藥材1萬畝以上,禮辛黑梨、辣椒已入選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圍繞特色產業,積極引進各類農產品深加工企業6家,延長了產業鏈,增加了群眾收入,為真正實現全面鄉村振興增強了內生動力和發展后勁。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