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迎著秋日的暖陽,漫步在安遠鎮鞏川村三林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靜聽著潺潺流水,欣賞著翩翩起舞的落葉和川流不息的車輛令人陶醉。
鞏川村三林合位于安禮公路旁,依山傍水,與王馬、韓家灣、厚家坪等行政村相鄰,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特色產業創新示范村。早些年,鞏川村三林合因夏季暴雨多發、排水不暢,導致巷道泥濘,水毀路嚴重,村口環境臟亂差,一度影響了村容村貌。

自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工作啟動以來,安遠鎮圍繞“建設一中心、打造六主線”工作思路,在鞏川村三林合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鄉賢+紅白理事會”,倡導養老敬老、喜事新辦、厚養薄葬等文明鄉風,利用紅黑榜教育引導群眾樹立文明新鄉風。依托黨建文化長廊和廉政文化長廊,為群眾宣傳解讀黨的重大理論成果和方針政策,教育鎮村干部廉潔自律、勤政為民。圍繞特色產業示范帶打造鄉村建設示范點,拆除空心院落、廢品收購站及殘垣斷壁,填埋垃圾坑洼地,治理破損溝渠、修補硬化巷道、修補粉刷墻面、城墻垛子,扮靚村莊顏值。同時,千方百計爭取項目支持,建設書屋、讀書亭、文化長廊、石砌書卷等,豐富群眾精神文化,讓群眾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浸潤。

安遠鎮鞏川村村民陳福娃說,以前,這兒是個大枯坑和廢品收購站,一到夏季和雨天,臭氣熏天,出行不便,自從今年改造后,這里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晚上來這里跳舞、浪娃娃的人也多了,現在感覺很舒服。

不斷豐富產業結構,在安禮公路沿線建設月季產業園,發掘甘谷月季文化,擦亮生態底色,發展綠色經濟。建立健全管護機制,發揮網格員、巷長及群眾互相監督作用,在村內重點區域、公共區域設置分類垃圾箱,配套垃圾清運車,進一步完善環境衛生設施,優化村容村貌,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在不斷攀升。

安遠鎮人大主席蔣忠平說,在廣場建設朗讀亭,并將農戶空心房改造為“三林書屋”,為群眾提供優雅的閱讀環境,同時醒目處懸掛宣傳標語、《三林合賦》,修筑石砌書卷“村規民約”、石刻文化等,讓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文化熏陶。

如今這個矗立在安禮公路旁“背靠椅子山、河水繞村過、落葉玉階飛”的三林合,呈現給世人的儼然是一幅山水田園畫卷。鞏川村三林合也是近年來安遠鎮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