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谷縣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目標任務,與天津市東麗區圍繞人才交流、資金支持、產業合作、勞務協作等采取務實舉措,取得豐碩成果,攜手打造東西部協作新樣板。2022年,累計落實協作資金3879萬元,實施幫扶項目35個,實現消費幫扶2.5億元,全縣近4萬脫貧人口不同程度獲益。

堅持高位推動,深化協作層次。強化安排部署。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高度重視東西部協作工作,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會議和東西部協作及定點幫扶工作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會等進行研究部署,制定相關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機制、明確目標任務、靠實各方責任。常態交流互訪。雙方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帶隊,赴協作地進行對接交流,召開聯席會議2次,開展對接活動4批60人次,促進東西部協作深入推進。特別是在抗疫抗災的危難時刻,協作雙方攜手同心、共抗疫情,相互捐款捐物867.42萬元,體現了山海情深一家親的深厚情誼。

著眼促農增收,夯實脫貧成果。加大勞務協作。制定《甘谷縣2022年東西部協作財政援助資金勞動力輸轉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甘谷縣2022年東西部協作財政援助資金就業幫扶車間獎補項目實施方案》,通過落實交通生活補助、穩崗補貼、就業幫扶車間獎補等政策,有效提高脫貧群眾的就業積極性。舉辦東西部勞務協作培訓班9期,培訓農村勞動力215人;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4場次,銜接農村勞動力赴津就業22人(脫貧人口17人),實現就近就業495人(脫貧人口410人),幫助在其他地區就業1710人(脫貧人口1542人)。擴大消費協作。制定《甘谷縣2022年東西部協作財政援助消費幫扶資金實施方案》,積極組織引導產品供應商和流通企業對接天津市東麗區商場、超市、電商平臺、大型農產品交易市場等,并對消費幫扶方面業績突出、幫扶效果好的企業,按照銷售額、“三品一標”認證、帶動方式等方面進行消費幫扶獎補,通過產品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增加產業收益、助力鄉村振興。全縣實現東西部協作消費幫扶銷售總額2.5億元,為22家經營主體落實消費獎補資金79.98萬元,帶動728戶3722人受益增收。

用活幫扶資源,助力鄉村振興。規范資金使用。在前期調研論證、健全完善項目庫的基礎上,結合縣情實際確定資金使用范圍、統籌謀劃資金項目,積極對接東麗區共同做好項目計劃編制,重點用于支持產業發展、共建產業園區和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實施促進脫貧勞動力就業、消費幫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和人才交流培訓等項目35個。推進鄉村發展。圍繞“百村振興計劃”,按照3—5年幫助打造5個以上鄉村振興示范村目標,引導東麗區各類幫扶資源向鄉村振興示范村傾斜。堅持同步推進、重點打造原則,編制示范村建設規劃,利用幫扶資金413萬元開展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重點對安遠鎮大城村、古坡鎮大卜峪村等示范村開展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目前項目已全部完工。東麗區鼓勵引導華明、豐年、新立、萬新等4個街道捐贈79萬元,用于結對幫扶鄉鎮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幫助農戶致富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強人才交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有序推進“組團式”教育幫扶,東麗區選派5名黨政干部到甘谷縣掛職交流,選派28名專業技術人才交流幫扶;甘谷縣選派4名黨政干部、34名專業技術人才到東麗區掛職鍛煉、交流學習,有效提升了甘谷縣黨政干部和教育衛生領域人才的能力水平。在東麗區舉辦鄉村振興干部培訓班8期,培訓黨政干部179人,為兩地高質量開展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緊盯長遠發展,促進項目協作。推進產業合作。深化“放管服”和投資便利化改革,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出臺《甘谷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試行)》,積極對接東麗區幫助引進東部企業4家,累計落實到位投資額5044.66萬元,帶動444名勞動力就地就業。其中,陜西吉電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803.56萬元成立甘谷集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宇宙紡織有限公司投資1250萬元成立甘肅宇宙大漠行亞麻紡織有限公司,已落地的甘谷唐振山脫水蔬菜加工有限公司新增投資9.1萬元、甘肅辛如鈿鞋業有限公司新增投資1982萬元。積極為擬落地和已落地企業提供最優服務,先后為甘肅辛如鈿鞋業有限公司落實各類獎補資金達14.8115萬元。幫建“一縣一園”。圍繞“十四五”期間幫扶建成“一縣一園”目標,落實東西部協作資金980.6萬元,用于甘谷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建設,新建鋼架大棚7萬平方米,硬化產業道路4.2公里,推廣韭菜新品種試驗800畝,有效解決了園區群眾農產品產量低、運輸難等問題,帶動周邊1100多名群眾實現穩定增收。同時,緊盯園區產業化發展,引進甘谷唐振山脫水蔬菜加工有限公司、甘肅宇宙大漠行亞麻紡織有限公司入駐共建產業園區,投資額達1259.1萬元,加工銷售農特產品,帶動脫貧勞動力45名。助農穩定增收。通過提供技術服務、發放幫扶車間獎補等方式,援建就業幫扶車間7家,幫助459名農村勞動力就業(脫貧人口106人)。目前全縣正常運行就業幫扶車間83家、鄉村就業工廠26家,吸納群眾就近就地就業4600多人,其中脫貧人口1630余人。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