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裁剪、縫紉、熨燙、檢驗、包裝……近日,在天水步隆服飾有限公司就業工廠生產車間內,機械運轉聲不絕于耳,流水線作業,分工協作、有條不紊。
在熨燙流水線上,來自新興鎮的村民王明忠正在忙活著趕制出口的工裝訂單。“像我是男熟手計件,努力做的話,每個月都能拿到5000左右的工資,家門口有這樣的工作,收入穩定,也不比在廣州掙得少,又可以照顧老人小孩。”

如今服裝廠吸納了周邊村莊近400余名附近群眾就業,不少員工在來服裝廠之前,要么沒有工作,要么外出打零工。自從服裝廠成立后,大家聽說在家門口就能上班,都紛紛前來報名。“為了讓新人快速上手,我們廠對新加入的員工進行帶薪培訓。除了縫紉、熨燙等工序需要學習技術外,剪線、包裝等工序更容易上手,歲數稍大些也能干。”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為推動鄉村振興,讓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致富的目標,近年來,甘谷縣認真謀劃,持續發揮就業工廠(幫扶車間)價值,努力把就業工廠(幫扶車間)打造成促進穩崗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帶動農村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助推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穩增收。

目前,全縣共建成鄉村就業工廠(就業幫扶車間)109家,其中鄉村就業工廠26家,就業幫扶車間83家,涉及服裝鞋類、毛織、電子裝配、農業品加工、手工藝品制作、木雕、種植、食品加工、果框加工等15個產品類型,共累計帶動就業 5000 余人,其中已脫貧勞動力1800余人,務工群眾月平均工資2500元以上,年均收入2.5萬元以上。
同樣,在甘肅辛如鈿鞋業有限公司模范村的生產車間內, 只見機器快速運轉,工人們各司其職,車間作業井然有序。“在車間已經干了三年,計件提成,一個月收入就有3000元左右。”大像山鎮模范村村民王霞正在車間一邊嫻熟地接面,一邊說,在這里工作挺好的,主要方便照顧讀書的三個孩子,收入也可觀,生活越來越好。

“我們是按完成件數計算工人的薪酬,多勞多得。只要勤勞肯干,員工的月收入都可以達到3000元以上。”該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車間共吸納附近400多名村民就業,讓村民能在家門口就近就地就業,增收致富。據了解,這兩條生產線每天可生產鞋子達4500雙左右。至目前,企業當年度銷售額已突破1000萬元,月平均工資2500元以上。

“為了鼓勵農民返鄉就業,讓更多老百姓在家門口穩定增收,我們通過扎實激活農村產業、引企入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讓農民獲得更多家門口就業的機會,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穩定增收,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甘谷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說。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