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甘谷縣秸稈燃氣匹配 LNG 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安遠鎮舉行。該項目的破土動工必將為我縣改善村莊人居環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帶動甘谷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據了解,甘谷縣秸稈燃氣匹配 LNG 項目一期氣站位于安遠鎮王馬村,項目概算投資5000萬元,占地面積9畝,項目建成運營后,年產值可達4000萬元,可農化秸稈廢棄物4萬噸,產生秸稈燃氣680萬立方。通過該項目,可實現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節能增效,既解決了秸稈處理的難題,又可產出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同時有機肥料可用于生態農業項目,實現秸稈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有效延長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近年來,甘谷縣在禁燒秸稈的同時,一直在加大扶持力度,不斷引進新項目、新技術,使秸稈的綜合利用率不斷提高。現已開工建設的四川省聚九合新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是地方政府和科技企業聯手,為秸稈找到好出路的一個樣本。

秸稈如何“變身”天然氣、有機肥?甘谷縣秸稈燃氣匹配LNG 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先把秸稈以及農村生活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過攪拌、增溫,再經過預處理之后一起投入到厭氧發酵池,讓其與氧氣隔絕后進行發酵。發酵產出有機肥和沼氣。肥料可以直接施到農田,沼氣經過除塵、冷卻和凈化壓縮等工序后,就可以作為天然氣,經由輸氣管道送到各戶使用或者是直接輸送給企業。”
秸稈“變身”,變廢為寶。周邊鄉鎮的農戶不再為如何處理秸稈廢棄物發愁,企業收購將直接帶動農戶增收。同時,企業生產的有機肥可輻射半徑約為50公里的農田,促進有機肥的就近消納,助力構建綠色農業產業鏈。此外,項目建成后可解決當地500個就業崗位,人均務工收入每人每年可達2萬元以上,形成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企業負責人表示,除安遠鎮外,該項目計劃在甘谷縣投資3.8億元覆蓋十多個鄉鎮,這將是秸稈綜合利用可復制的好樣本。
(新聞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