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谷訊【記者張賓】2023年,甘谷縣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縣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錨定鄉村振興總體目標,守牢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加快推進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全省重要“甘味”農產品基地,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推動農業穩產保供、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和諧。
堅持穩定糧油生產穩步提升糧食保障能力
深入實施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完成糧食作物面積77.2萬畝,占年度任務75.65萬畝的102%,其中冬小麥33.35萬畝,玉米16.61萬畝,馬鈴薯24萬畝,其他作物面積3.24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21.7萬噸、增長2.8%。著力鞏固大豆油料擴種成果,建成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種植示范點18個1.03萬畝,完成油料作物10.96萬畝,總產量達到1.29萬噸。持續加力落實耕地保護措施,開工建設高標準農田2.8萬畝,完成建設任務的80%。落實財政資金240萬元,開展撂荒地提升整治0.8萬畝,完成撂荒地整治3906畝,基本實現動態清零。全面優化落實惠農政策,完成農作物保險30.44萬畝,完成1萬畝蘋果“保險+期貨”承保工作,落實耕地地力補貼4147萬元、一次性種糧補貼596萬元,分兩批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478萬元。

堅持全產業鏈發展壯大特色產業
扎實推進果品產業迭代升級、蔬菜產業提質增品、畜牧產業擴量增效、道地中藥材標準化提升“四大工程”。建成辣椒示范點48個1.32萬畝,中藥材示范點26個0.99萬畝,全縣蔬菜和中藥材面積分別完成31.25萬畝、7.4萬畝,總產量111.39萬噸、1.3萬噸,總產值37.4億元、2.48億元。新建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8700噸,新建裝配式陽光溫室大棚10800平方米,新建無立柱鋼架大棚800座。新完成9家經營主體櫻桃、花椒、食醋、花牛蘋果、全麥面等10個綠色食品認證,6家企業入選“甘味”知名企業商標品牌,甘谷花椒入選“甘味”區域公用品牌。通過參加各種形式的產品展銷宣傳推介活動,甘谷“甘味”農產品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不斷提升,品牌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聚焦人居環境整治全力打造和美宜居鄉村
認真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方法,投資3410萬元,高質量打造鄉村建設示范村33個,其中省級示范村5個、市級示范村10個、縣級示范村18個;投資3699萬元,實施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項目,高標準創建“清潔村莊”和“美麗庭院”。圍繞農村改廁“提質年”行動,對照8000座改廁任務,按照因村施策、按戶定標、農戶參與的思路,以改造廁所為出發點,兼顧居住環境提升,整體推進戶廁改造工作。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3000多噸,清理村內水塘160余口、村內溝渠150多公里,依法拆除爛房爛墻爛圈、廢棄廠房棚舍等4000多處。加強農業廢棄物綜合治理,廢舊農膜回收量達1571噸,廢舊農膜加工量為930噸,尾菜處理量8.6萬噸,田間尾菜治理面積12.35萬畝。

聚焦項目建設不斷夯實農業發展基礎
緊盯國家投資導向和農業產業發展趨勢,全力爭項目保增長夯基礎。共實施高標準農田、糧食生產、農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和鄉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綠色發展、農業科技、農村改革等8大類54個項目。總投資36402.05萬元,其中銜接資金項目37個,涉及資金12635.05萬元。其中:甘谷縣2023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3000萬元,2023年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200萬元,產業園建設項目1624.5萬元,甘谷縣2023年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項目2700萬元,產業路建設項目756萬元,甘谷縣2023年鄉村建設項目3410萬元,大石鎮麒麟西瓜基地建設項目2500萬元,戶廁改造項目1824萬元。

堅持深化農村改革激活農村發展活力
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全縣村集體收入總額12487.41萬元,村均收入30.83萬元,20萬元以上村數占比達到100%,經營性收入大于5萬元的村占比100%。有序規范新型經營主體運行,累計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1602家,新增42家,共有合作社成員4.2萬人,帶動農戶3.94萬戶。累計培育家庭農場348家,新增122家,已創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3家、市級34家、縣級43家。持續發力加強農民培訓,舉辦“甘味”農產品辣椒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尾菜直接還田等各類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220期(次),培育高素質農民575人,培訓農民累計1.515萬人次,發放資料1.5萬余份,評定甘谷縣農村實用人才21人。

聚焦法治政府建設規范農業執法行為
深入開展“春風護農”農資打假工作,常態化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480人(次),檢查農資生產經營主體196個,辦理涉農違法案件21起,其中立案查處21起,調解處理2起,收繳罰款9.06萬元,沒收違法所得0.49萬元,沒收違法財物貨值0.251萬元,挽回經濟損失50余萬元。深入實施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及“穩糧保供”行動,對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專業合作社等開展專項檢查,抽取專項監督抽查樣品4個,以韭菜、豇豆、辣椒等蔬菜產品為重點,抽取監督抽查樣品50余份,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縣農產品檢測中心通過“CMA”“CATL”實驗室資格雙認證全年完成農產品定性檢測2196批次,定量檢測430批次,檢測合格率99.86%。

狠抓“三個必須”保障農業行業安全穩定
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責任體系和“三個必須”要求,與局屬各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建立了主體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制度。在“安全生產活動月”對本單位和農業行業重點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安全知識宣講培訓和“滅火應急演練”活動,參加人員60余人。共開展農業行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1152次,覆蓋農業機械、農資經銷、大中型果蔬庫、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村沼氣及高標準農田建設,共排查安全隱患71條,現場整改62條,按期整改9條。自開展全縣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以來,幫扶指導重點鄉鎮8次,幫扶指導重點企業127家(次),部門檢查發現重大事故隱患3個,均為“無號牌拖拉機投入使用”,完成整改3個。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