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谷訊1月7日,政協甘谷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委員協商議政發言大會上,來自各界別的12位政協委員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議政發言,建言獻策。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高市場主體滿意度
縣政協委員蔣茂倉
近年來,甘谷縣委縣政府聚焦優化“政務、法治、市場、創新、要素、人文”六大環境,扎實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著力打造營商環境“軟實力”,提供經濟發展“硬支撐”,盡全力為市場主體創造公平、寬松、自由的發展空間,有效提高了市場主體滿意度。目前,全縣政務環境大幅優化,“甘快辦”可辦事項數占比達到100%,歸集電子證照300余類、匯聚各類電子證照數據112萬個,電子印章備案率、電子證照數量簽章率均達到100%,電子證照調用總量54.22萬次,企業開辦全流程壓減至1個環節、1個工作日,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登記率達99%以上,真正實現了“線上入一網,線下到一窗,群眾辦事零跑腿”,滿足了企業群眾多樣化辦事需求,群眾滿意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盡管我縣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中央、省市縣的目標相比,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一是數據共享進展較慢,部門間數據壁壘和“信息孤島”現象還未徹底破除。二是金融服務創新力度不大,復制型和模仿型產品不能滿足服務“三農”的需求。三是招商引資難度大,懂經濟、懂政策、懂產業、會溝通、會談判、會協商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相對缺乏。
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以激發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為有力抓手,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全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進一步精簡各類審批、證照事項,切實打通利企便民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加快推進各部門政務服務信息系統與甘肅政務服務網的互聯互通,實現數據資源共享。扎實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向基層進一步延伸,全力打造縣、鄉、村三級全覆蓋的“線上線下、虛實一體”政務服務平臺,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二)持續強化企業金融服務。加強銀企對接,有計劃地組織政銀企對接活動,讓政銀企“零距離、面對面”溝通,在政府、銀行與企業之間,搭建有效信息溝通平臺,并在融資貸款、優惠政策、轉貸應急資金使用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建立銀企對接長效機制,依托產業園區、工業園區、物流園區,結合各管理部門的信息優勢,組織建立銀企對接平臺。創新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模式,探索推廣“互聯網+繳稅信息”“互聯網+交易信息”等網絡快貸新模式。
(三)全力推進招商引資。深入推進“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發揮工作專班和招商顧問作用,大力開展精準招商、線上招商,招引一批“填空型、補充型、撬動型”項目,落實“項目管家”“代辦服務”“跟蹤服務”機制,推動招商項目落地見效。進一步完善“項目管家”服務機制,明確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推進企業項目全鏈條服務體系建設,實行“一條龍”服務和跟蹤督辦制度,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
(四)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全面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涉企政策精準推送機制,認真落實減稅降費、減租降息、穩崗就業等惠企政策。完善政企溝通聯系機制,加大助企服務力度,主動幫助民營企業破壁壘、促轉型、拓市場、保權益,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持續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樹品牌、求創新,持續發展壯大民營經濟。
(五)著力推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合理配置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資源,充分利用電子屏、宣傳冊、政務服務網站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在線辦理的方式方法和便捷成效,及時公開事項在線辦理清單,按照“應上盡上”的原則,將能夠全程網辦的事項一律推行全程網辦,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同步提升線下服務能力,在縣政務服務中心設置“跨省通辦省內通辦”“綜合辦事”“綜合咨詢”“辦不成事反映”“高效辦成一件事”綜合窗口,確定專人提供相應的遠程幫辦服務,實現“線上入一網,線下到一窗”的并行服務方式,滿足了企業群眾多樣化辦事需求。
(六)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原則,將企業和群眾密切相關的審批服務事項、公共服務事項全部納入政務中心辦理,按需優化設置窗口,跟進配置便民服務設施,利用快遞郵寄、視頻會商等形式,大力推動異地辦理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秉承“處處顯品質,人人是窗口”的服務理念,加強業務人員培訓,規范政務服務行為,提高文明服務水平,樹立窗口文明形象,努力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務服務隊伍,推動全縣政務服務提質增效。
(七)著力提高幫辦服務水平。以群眾滿意度為出發點,打造有態度、有速度、有溫度的幫辦服務,實行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按需提供“馬上辦、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的四辦服務。針對群眾辦事尤其是網上辦事“流程不清楚、手續不知曉、系統不會用、辦事效率低”等問題,加強幫辦服務隊伍,拓寬幫辦服務范圍,配強幫辦服務設施,為辦事群眾提供業務咨詢、網上申報、免費文印等服務,對復雜的業務全程幫辦、跟蹤辦理、限時辦結。針對辦理業務困難的孕婦、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開辟“母嬰室”“綠色通道”等多項服務,滿足不同群體辦事需求,全力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八)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依托“互聯網+監管”系統,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強化雙隨機協同機制作用,推行全程公開和社會監督。對中小微企業檢查做到檢查人員和檢查主體雙隨機,檢查結果向社會公示,避免重復執法和多頭監管,做到“無事不干擾”,讓市場主體在公平檢查環境中“輕裝上陣”經營。強化對違法企業的聯合懲戒力度,形成“一處受罰,處處受限”聯合懲戒機制,督促指導企業規范經營。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