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谷訊1月7日,政協甘谷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委員協商議政發言大會上,來自各界別的12位政協委員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議政發言,建言獻策。

深化“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建設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縣政協委員王嬌嬌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站位統籌謀劃,高質量推進實施,高標準狠抓落實,扎實深入開展愛心扶孤、愛心助殘、愛心濟困等活動,形成了“在結對關愛中踐行為民宗旨、在幫辦實事中密切黨群關系、在匯聚愛心中促進了社會和諧、在落實政策中加固民生底板”的生動畫面。省、市、縣、鄉四級結對干部5450人與5877名特殊困難群眾建立了結對關愛,開展聯系交流47368次,走訪探視28688次,落實政策13303件,幫助解決困難1236個,幫辦實事1462件,資助資金32萬余元。特殊困難群眾在結對關愛中與幫扶干部彼此間加深了了解、增進了感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懷和溫暖。
盡管我縣在扶孤助殘濟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與困難群眾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幫扶措施還不夠精準,大多結對關愛措施還停留在捐贈物資、關心生活等方面;針對精神交流的辦法還不夠多;在結對關愛的典型宣傳上還不夠有力;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工作合力還需不斷增強。
針對以上問題,現提出以下意見建議:
(一)堅持用行動說話。從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和特殊困難家庭吃飯、穿衣、取暖等基本生活著手,常態化開展聯系探訪,以務實有力的行動深入到結對戶內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全面了解關愛對象及其家庭成員在生產生活、上學就醫、就業收入等方面的具體困難,動員社會力量為特殊困難群體捐贈衣物、學習用品等,使困難群眾真切感受到關愛就在身邊、關懷就在眼前,形成弱有所扶、弱有眾扶的良好局面。
(二)堅持用真情結對。帶著責任、帶著感情,采取攀“親戚”、交朋友方式登門認親、結親訪親,與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度殘疾人、特困人員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常態化開展關愛幫扶活動。用真心換真情,通過電話、微信視頻、入戶走訪等方式,在與關愛對象促膝交談中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全面幫助解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困難重度殘疾人和特困家庭人員生活所需、精神所需、健康所需等急需問題,為其排憂解難,做到困難群眾訴求有人聽、心結有人解、遇事有人管、政策有人講、困難有人幫。
(三)堅持用宣傳引導。堅持物資幫扶、精神關愛、宣傳政策一體推進,采取“扶志+扶智”相結合方式,主動當“愛心家人”“愛心爸媽”,通過多種方式宣傳黨在最低生活保障、殘疾人兩項補貼、基本養老保險、教育救助、醫療康復、住房保障、就業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引導關愛對象看得清家庭變化、收入變化,說得清“惠從何來”、講得透“恩向誰報”,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強發展信心,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擺脫困境,過好當下生活,走上致富之路。要積極爭做“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的傳播者、踐行者,共同推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支持、人人宣傳”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全社會參與愛心甘肅行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四)積極引導多方參與。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參與結對關愛行動工作機制,充分調動結對關愛行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支持個體戶、企業、團體等社會力量參與到結對關愛行動當中,繼續在扶貧濟困、捐資助學等方面持續發力,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全社會關愛幫扶特殊困難群眾的強大合力。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