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谷訊【記者何樂】盛夏時節,幾場透雨滋潤了甘谷大地。禮辛鎮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里,成片的黃芩、黨參生機盎然。當地群眾趁著墑情正好,忙著開展田間管護,大山深處的這片土地,處處涌動著豐收的希望。
走進禮辛鎮北山片區的中藥材種植基地,10多名藥農的身影在田壟間穿梭。他們手持工具,在藥材地里來回穿梭,除草、打岔,每一個步驟都做得細致入微,用心呵護著每一株藥材的茁壯成長。

甘谷縣禮辛鎮李門村村民魏碧桃笑著說:現在藥材長勢特別好,尤其是這幾場雨過后,藥材長得特別快。我們現在就一起除草,藥材今年后半年就能豐收。一天我們干10個小時,能掙90塊錢,能顧家還能掙錢,心里很踏實。
這樣精心管護的場景,在禮辛鎮的南山、西山片區同樣上演。禮辛這座鑲嵌在黃土高原邊緣的小鎮,有著溫涼的氣候稟賦,黃壤土層深厚且pH值多呈微酸性,恰好契合黃芪、黃芩等道地藥材的生長習性。近年來,禮辛鎮在中藥材產業上打出“組合拳”:通過新品種試種示范、培育優質種苗、全流程管理、拓展產業加工鏈條、訂單式試種等創新舉措,禮辛鎮在中藥材“耕、種、管、收、售”等環節持續發力,把“小藥材”打造成了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甘谷縣禮辛鎮綜合執法隊隊長劉夏介紹道:我們禮辛鎮按照“調結構、育龍頭、建基地、帶農戶”的產業發展思路,全力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在南山、北山、西山3個片區建成4個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種植黃芩、黃芪、黨參、柴胡、貝母等道地中藥材1.3萬畝以上,年產量達2500噸,年吸納群眾務工500余人,為助推鄉村振興特別是產業振興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產業鏈的延伸讓“藥香”飄得更遠。據了解,禮辛鎮先后引進7家中藥材專業合作社、3家初加工廠,有效推動全鎮中藥材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如今,1.3萬畝藥田輻射12個行政村2100余戶群眾,帶動當地農戶自種4000畝,戶均年增收1.4萬元以上,中藥材種植已經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堅實支撐。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