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谷訊【通訊員劉小梅】暑假期間,為切實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甘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聯動,團縣委、縣婦聯、公安局、教育局、衛健局等多部門參與,共同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暑期關愛活動,為全縣青少年送上了一份充實而有意義的“成長禮包”。
愛心托管助成長
為解決轄區內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及“看護難”兒童的暑假看護難題,甘谷縣廣泛招募返鄉大學生擔任志愿者助力愛心托管班,充分發揮其知識優勢和青春活力,成為服務青少年的重要力量。
在大像山鎮東關社區紅領巾托管班里,社區工作人員和返鄉大學生志愿者不僅給孩子們安排了作業輔導、閱讀分享等學業支持環節,還開設了手工制作、趣味科普等特色活動,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另外,結合暑期安全重點,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還開展了防溺水、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宣傳教育活動,通過互問互答、觀看教育片的形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氛圍中掌握必要的安全自護知識和技能,筑牢安全防線。“社區這個托管班辦到了我們心坎上!孩子不僅有人專業輔導作業,安全有保障,還能參加這么多有意義的活動,學到課堂之外的知識,變得更自信開朗了。我們終于能安心工作了!”一位家長在接送孩子時由衷地表達感激之情。同時,縣公安局“童心向警,暑期童行”、大像山鎮富強社區“睦鄰課堂”及磐安鎮磐安社區“青春護航揚帆起航”等愛心托管班同期開班。

農家書屋浸童心
農家書屋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化身“伴讀者”,陪伴孩子們閱讀各類書籍,從童話故事到科普讀物,從文學名著到歷史傳記,引導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農家書屋,正成為留守兒童暑期汲取知識、涵養心靈的重要課堂。
走進安遠鎮大城村農家書屋,志愿者依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分層引導:為低年級兒童生動講述《九色鹿》繪本,絢爛色彩與美德故事點燃想象;面向初高中生,則深入淺出地解析敦煌壁畫藝術,讓古老絲路文明在年輕心靈中蘇醒。志愿者還精心策劃讀書分享會,鼓勵孩子們分享書中趣事與感悟,同時協助孩子們整理讀書筆記,將好詞好句摘抄成冊,培養深度閱讀習慣。“在這里讀書的氛圍特別好,大哥哥大姐姐們會給我們講很多有趣的知識,我讀完了好幾本書,學到了好多東西。”經常來農家書屋的璐璐小朋友開心地表示。

知識宣講護安全
為進一步增強中小學生安全意識,守護孩子們度過平安快樂的假期,縣文明實踐辦聯合公安、消防、衛健等部門,組織志愿者深入村、社區,開展暑期安全知識宣講。通過案例講解、現場演示等方式,普及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詐騙、食品安全等知識,提升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針對消防、用電、燃氣等高頻安全隱患,志愿者結合本地真實案例剖析危險成因——從老化電線短路引發的火災,到燃氣軟管破裂導致的泄漏事故,用觸目驚心的后果敲響安全警鐘。針對暑期青少年獨自居家場景,志愿者特別強調“三不準則”:不隨意給陌生人開門、不觸碰危險電器、不玩弄火源,通過情景模擬讓安全意識深植于心。針對溺水隱患,志愿者通過案例警示、發放手冊等方式強調溺水危害,詳細講解防溺水“六不準”原則,同時,發動“五老”志愿者、社區網格員等組成巡邏隊,對轄區內的河流、池塘、水庫等危險水域進行常態化巡查,及時勸阻野泳行為,消除安全隱患。

紅色電影憶初心
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隊,積極組織開展“紅色電影下鄉村”活動,精選《我和我的祖國》《跨過鴨綠江》《志愿軍》等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在全縣各村巡回放映。一塊幕布、一臺放映機,孩子們老人圍坐在一起,被精彩的劇情吸引,這不僅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更是達到教育人、鼓舞人、引領人、促進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效應。
夜幕降臨,走進西坪鎮陳家灣村文化廣場,一部《我和我的祖國》正在精彩上映,從開國大典到北京奧運,從香港回歸到抗震救災,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高光時刻在影片中一一展現,給現場眾多青少年兒童帶來強烈震撼。來自五年級的思怡小朋友說:“看完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更應銘記歷史,珍惜當下”。
此次暑期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為甘谷縣青少年搭建了學習、交流、成長的平臺,更體現了全縣對青少年關愛工作的高度重視。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紐帶作用,凝聚了社會各界力量,讓青少年在關愛與陪伴中度過了一個安全、快樂、有收獲的暑假,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