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甘谷訊【通訊員劉小梅】近年來,甘谷縣以全民健身為抓手、文明實踐為內核,將強健體魄與涵養新風深度結合,通過完善設施、豐富活動、塑造品牌,讓運動健身成為群眾生活常態,讓文明理念隨汗水浸潤人心,真正實現“以健身強體、以文明鑄魂”。

建強陣地,筑牢文明實踐“硬支撐”
聚焦群眾“健身近、健身便”需求,統籌資源推進體育設施全域覆蓋,為文明實踐搭好“物理空間”。城區加密“15分鐘健身圈”,在公園、社區、街角嵌入健身路徑及器材,配套設置文明健身提示牌,讓設施與文明標識同步落地;鄉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在文化廣場配齊簡易健身器材,利用閑置場地打造“鄉村健身角”,并組織志愿者定期維護,確保設施能用、好用;針對不同群體,增設老年健身區、青少年運動場地,讓健身設施兼顧實用性與人文關懷,成為文明實踐的“固定打卡點”。目前,已推動建成縣級全民健身中心1處,在社區、村落布設健身路徑20余條,建成農村足球場5個,實現城區15分鐘健身圈、農村30分鐘健身圈初步覆蓋,讓群眾下樓能健身、出門有場地,徹底打破“健身遠、健身難”的壁壘。

豐富活動,激活文明實踐“新動能”
組建專業體育志愿服務隊,開展分眾化、常態化活動,讓健身過程成為傳遞文明的過程。日常指導“送文明”:體育健身志愿者深入社區、鄉村,開展科學健身講座、運動損傷防護培訓,同時宣講“文明健身、愛護公物”“科學鍛煉、拒絕攀比”等理念,引導群眾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特色培訓“傳文明”:立足“武術之鄉”特色,志愿者開展“武術四進”活動。走進校園,開設武術興趣課,傳承非遺技藝;走進企業,開展工間武術操教學,緩解職工疲勞;走進廣場,組織武術愛好者成立晨練隊,帶動群眾參與;走進村莊,舉辦武術展演與培訓,讓傳統武術成為農村健身新風尚。賽事活動“聚文明”:結合全民健身日、傳統節日,舉辦社區運動會、廣場舞比賽、武術展演挑戰賽等,以賽事競技凝聚人心,讓“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文明風尚深入人心。

塑造品牌,擦亮文明實踐“金名片”
縣體育健身志愿服務隊聯動縣域醫療資源,推出“醫療惠萬民”特色品牌。結合中醫養生理念,志愿者定期開展中醫養心健身指導,通過舉辦健康講座、發放養生手冊、現場示范穴位按摩與養生功法等形式,將“健身+健康”理念傳遞給群眾。僅今年上半年,已開展中醫健身指導活動30余場,服務群眾超5000人,幫助群眾在運動中掌握科學養生方法,實現“強身”與“養心”雙提升。同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探索“健身+公益”模式,組織健身愛好者組成“運動志愿隊”,開展科學健身講座、“體育扶貧”、文明勸導等活動,讓健身者成為文明的踐行者與傳播者。

厚植理念,涵養全民健身“新風尚”
甘谷縣以體育健身為紐帶,推動文明實踐融入日常,實現“健身強體”與“文明鑄魂”同頻共振。依托健身社團、運動小組,開展鄰里互助、社區共建活動,讓健身成為拉近鄰里距離、化解矛盾的“潤滑劑”,助推和諧社區建設;在健身場所設置文明宣傳專欄,定期更新健康知識與文明倡議,讓群眾在運動間隙感受文明氛圍,逐步養成健康向上、文明守禮的生活方式。

如今,文化廣場上,武術展演熱鬧非凡;健身角落里,大人小孩各得其樂;足球場上,少年們揮汗奔跑……甘谷縣用實際行動,讓文明實踐扎根基層,讓群眾在運動中收獲健康,在參與中感受文明。下一步,甘谷縣將持續深化全民健身與文明實踐的融合,讓運動之風吹遍城鄉,讓文明之魂浸潤人心,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更強健、更鮮活的力量。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