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最基本 提升組織力
甘肅天水全面開展黨支部規范化建設
甘肅省天水市把黨支部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本建設,通過定標準、立規范、促達標,全面開展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努力把支部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至目前,已有2949個黨支部達到規范化建設標準,占全市支部總數的33.82%,有效發揮著黨支部在基層各項工作中的主體作用。
八項規范,立標立規定基準。
按照《黨章》及黨內有關法規對黨支部工作的要求,深入調研,逐項梳理,找準黨支部建設的實現路徑。
在此基礎上,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制定《關于在全市開展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及農村、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7個領域具體標準,以“1+7”系列文件的方式,從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動抓起,提出組織設置、職責任務、議事決策、基本制度、檔案資料、黨員管理、作用發揮、工作保障“八個規范”,并清單式列出238條細化要求,既規范人、又規范事,既有形式上的標準、又有內容上的標準,明確支部“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使支部各項工作開展有依據,衡量有標準。
三步達標,有先有后全推進。
按照“全面鋪開、分類達標,一年完成、鞏固提升”的要求,堅持三步走,整體推進規范化建設。
第一步,各領域黨建示范點對標檢視、查漏補缺,與工作基礎較好、人財物容易到位的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一起率先達標。
第二步,2017年底,各領域黨支部層層跟進,列出問題清單,落實達標措施,約1/3的黨支部通過規范驗收。
第三步,堅持時間服從質量,今年12月底,剩余未達標的支部集中力量,克難攻堅,全市8700多個黨支部整體實現規范目標。
同時,建立黨支部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修復工作機制,開展黨支部防癱預警工作,每年對達標黨支部動態調整一批,鞏固達標成果,拓展提升空間,防止工作下滑。
四級驗收,從嚴從實保質量。
堅持質量為先、效果優先,對符合規范化建設標準的黨支部,實行四級把關、逐級驗收機制。
黨支部對照八項規范標準,查漏補缺,掛牌銷號,對標自評。
基層黨委按照成熟一個驗收一個的要求,采取實地查看、走訪黨員、量化打分、綜合評比等方式,對所屬支部逐一驗收。
縣區委組織部、市直黨工委對基層黨委驗收過關的支部按不少于50%的比例進行抽樣抽檢。驗收符合標準的,統一命名確認;沒有按期達標的限期改正,整改后仍不達標的,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集中整頓。
市委組織部按農村、社區不低于5%,其他領域不低于10%的比例,對已達標的黨支部抽查評估,存有“硬傷”、缺項較多、流于形式的,重啟達標程序,確保規范化建設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
四個保障,給錢給力促落實。
壓實工作責任,把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列入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責任清單、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整改臺賬“三單一賬”,并在2017年度縣區黨委書記述職評議中就開展情況專項說明。市、縣區分級負責,對所有黨支部書記、黨務專干開展專題培訓,確保每個支部都有一名規范化建設的“明白人”。
加強督查指導,市上組建5個常態化督導組,下沉一線,直奔支部,開展巡回督查,去年以來共督查支部400多個,現場督辦問題289個,有效發揮糾偏把關作用。基層黨委以“掛圖作戰”的辦法,摸清底子,對癥施策,對所屬支部進行全過程、全覆蓋的指導。
落實工作經費,樹立面向基層、“精準滴灌”的經費使用導向,去年市、縣區兩級安排黨建資金1.1億元,主要用于黨支部規范化建設;農村、社區針對活動場所這個規范化建設的“硬短板”,開工新建336個,面積狹小、不達標活動場所全消除;組織、財政、稅務等部門對用于基層黨建的資金專門進行了明確和檢查。
強化輿論支持,各領域以基層黨建示范點為主,推出一批立得住、走在前的達標支部;在市級媒體開設專欄,以基層黨支部為重點,宣傳涌現出的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武山縣馬力鎮北順村等典型65個,形成了跟著學、比著做、對標看齊的良好氛圍。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